学校排名有好处吗

陈祖益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陈祖益文集最新章节!

      知情人曝高校排行潜规则:谁给钱多谁排名靠前

    东方网12月28日报道每当大学招生时节,形形色色的高校排行榜便粉墨登场。对正忙于打探信息但苦于渠道不多的考生及其家长来说,排行榜就成了挑选就读高校的重要依据。然而他们不知,由于大多数排名机构都以赚钱为目的,排行榜的可信度大有问题——谁给钱多谁排名靠前的“潜规则”已是高校圈内公开的秘密。

    排行榜成了“摇钱树”

    本市一所名牌大学的一名知情者透露,他们这几年多次接待了国内某个知名高校排行榜的负责人,对方开口就要“帮学校做咨询”——有偿的,被校方拒绝。结果这所高校的排名就连跌两位,而且从此不见反弹。而另一所高校的一位教授,因为在媒体上委婉批评了国内某著名排行榜“不靠谱”立刻被校领导找去谈话。据说,校领导受到了来自那个排名机构的巨大压力“如不谨慎发言,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专家称,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排行榜都是赢利性的。这些机构主动揽下为1500多所大学排名的“重任”眼睛紧盯的正是其中的巨大商机。除了上上下下地折腾排名顺序赚取“服务费”外,不少排名机构更挖空心思,推出了所谓“系列产品”如某个专搞排名的机构在“一举成名”后,就开始向高校推销他们的演讲、战略咨询以及所谓研究成果,并向考生和家长大肆兜售他们的排名报告。

    排名依据“自说自话”

    据介绍,目前大多数排名机构对大学的办学规律、办学理念并不在意,其中不少根本就不具备进行科学排名的“学术能力”所以一些排行榜的指标、权重设置,莫名其妙。有些排行榜只数人头——哪所大学师生人数多,哪所就排前面;有些排行榜只算科研经费,不看投入产出效益。按照某些排行榜设置的指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这所培养出了2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世界一流大学,综合排名在中国可能都进不了前三,因为它的校园和师生规模与诸多中国大学相比,都“小”得可怜。在我国不少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中,学生越多越好,校园越大越好,论文发表数越多越好,学科门类越全越好。本市某名牌大学的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世界上的大学是千姿百态的,各有各的优势和特色,与规模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即使小,也可以成为世界顶级名校。不看社会影响和学科布局等关键因素,照着自说自话的所谓“硬指标”排顺序,一点不科学,只会贻笑大方。 以复旦大学为例,在不同的排行榜上,排名从前3名到前20名的都有。同一所大学,在排名机构的“法眼”中竟有如此大的差异,是否说明了排名依据的混乱不堪呢?

    首先要规范排名机构

    据了解,目前全球知名的大学排行榜有170个左右。我国专做这类排名的机构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猛得令人咋舌,短短几年内便冒出20多家,排行榜已有数十个。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国外学术机构在对全世界主要的大学排行榜作分析时,根本没把国内热门的那些排行榜放在眼里,只有上海交大高等教育研究所的排行榜能够入选。某高校校长称“大学排名”这两年之所以受到热捧,主要是因为信息不对称——那些难以获得大学信息的考生和家长,对“排名”看得非常重。也正因为如此,排名机构更应该负起社会责任,为莘莘学子挑选学校当好参谋。许多教育专家强调,大学排名如果与赢利挂钩,其可靠性和公信力就很难让人信服,这样的排名不仅很可能会误导公众对教育的评价,也会误导考生和家长。他们认为,大学排名机构首先应该由权威学术部门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发布排名。而且,排名的过程也应该完全透明,让全社会监督。只有规范了排名机构,高校排行榜才会规范。

    学校排名有好处吗

    前不久,我国2009年大学排名作了公布。应该说,是每年的惯例。对大学排序有没有必要,不厌其烦。

    我看没有这个必要。

    首先,浪费精力,不一定被看好,甚至认可。每年都作考核、评比,应该说是对大学客观总结,能起到敲山振鼓的作用。可惜,事情往往会变卦,不以人的想法发展。一件好事,最终结果令人咬牙缺齿。评出的结果,排列的名次,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也包括该大学的师生,这样花大力气,最后落得不讨好有何用呢?

    其次,排序的标准是以什么为准则。参照外国参数还是世界统一标准?我想,评价一所大学是否闻名,应该考查以下方面:一、大学的执教教师在国内外享有的声誉,为人类的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二、大学毕业生中有多少人成为国家领导人,有多少人获得诺贝尔奖或者国际大奖。三、学校特色学科是什么,在世界上享有的地位怎样。四、一年来,学校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学生对学校的评价反馈。只有公正、客观、公平的评价,才会令人信服。

    再次,排名次,极大地影响和制约大学的发展。每年评下来前十名都是那几所学校,只是名次稍有小变化,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学没有突破,没有发展。大学因此也束缚和阻碍人类的发展。影响巨大的是高考报考和毕业生就业。特别现今大学毕业就业不乐观的情况下,名牌大学极大地影响就业市场。排名次,让一些大学处于被动,招生不景气,就业难找“婆家”导致整个人才市场缩水,让整个社会一团糟。

    大学排名次,中学仿效。国内排出一千强名牌中学,各地纷纷学习,都不同程度地人为排序,导致中学管理混乱,甚至有学校瘫痪。好学校人满为患,次一些的学校生源危机。好教师变着戏法,想各种点子,钻挤好学校,这样,最终导致社会招生乱成一团麻,不利益教育的均衡发展。

    我建议,大学排名实在无聊。如果一定要排,那么,不妨独立科目排列。有些大学,在某一学科,很有特色,在世界前列,可以登载报道,广为流传。某大学的研究国际前沿,可以宣传。某大学有知名专家、学者某某,可以广而告之。让中学生心中有目标,有挑选,将来成为有用之才。社会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也因此简单多了,以免如今的烦琐,而得不偿失。浪费物力,精力搞那无所谓的评估,究竟能发挥多少效用!呜呼,有时间,还是多学学国外的做法,多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要老是花里胡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