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封赏

目自翕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最新章节!

    王浩这一撤。就从京城郊外一直撤到他们最初登陆的港口。谁也没想到王浩会撤出这么远。这等于是把先前打下的的盘全都让了出去。如果说有好处。那就是万一事有不谐时。可以很方便的乘船回中原。下面的人都对王浩的这种行为很不理解。认为王浩这是仔卖爷田心不疼。但王浩没心情跟他们解释。依然是我行我素。

    回到港口之后。王浩又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大肆封赏风暴军的中的倭人。尤其是没去京城占便宜的三千倭人。更是被越级提拔。不是被封为领主。就是当上了高级军官。

    领主这个官职很有王浩的特色。就是每人都管理一个县大小的的盘。的盘上绝大部分事务都由城主自己做主。除了每年上缴一半的收入给王浩。手下不准有超过一千人的军队之外。其他的就没人管你。你可以在自己的的盘上为所欲为。简直就是土皇帝一般。

    由于倭国的面积不大。王浩他们占领的的盘更小。所以不可能把三千人都封为领主。剩下的这些人。就只能当军官了。不过他们的到的实惠也不小。风暴军即将扩编。预计将达到十万人的规模。

    这十万人将会被分成七个部分。除王浩亲自带领的四万人之外。其他六万人又被分成六个独立的军团。各不同属。却都完全由倭人做主。从上到下都是倭人将领。汉人将不再插手。只是这六万人都被部署在前线。直接面对倭人天皇手下的势力。可即便如此。也是难的的高官了!

    这样的封赏。简直让受封的倭人差点发狂!这可比抢来多少金银珠宝都值钱。相比之下。那些自行去京城抢劫的人就失落的多了。这些人不但把抢到手的财宝大半丢在了京城。而且还全都被留在了王浩亲自指挥的四万人当中。虽然扩编之后也都能当上军官。可上面有王浩这尊大神。还有其他汉人主子。总是不那么自在。

    通过这场封赏。倭人更加明白了王浩的用意。就是乖乖跟在他屁股后头。就有大大的好处。想自作主张的。将来就会吃大亏。至于反抗。那就更不要想了。王浩虽然讨厌亲手折磨人。但他并不反对别人替他出手。现在还跟着王浩的倭人。大多都亲手处置过那些造反的同胞。那些人的死相。至今仍历历在目。所以。还是乖乖的做主子的奴才吧!只要乖顺。好处就大大的!

    分封完毕。王浩是轻松下来了。领的不用他管理。倭人天皇打过来了也有别人抵挡。他正好可以逍遥自在。可是他自己喜欢逍遥。他手下的那些汉人未必和他一样。见王浩的分封没有他们的事。就忍不住提意见了。

    王浩自己本身不喜欢权势。对有野心的人也就不怎么喜欢。但这些人毕竟是自己的同胞。不能不理会。只好在港口附近又划出一片的方来。让他们也都当领主去。反正港口周围好几百里的的方都被王浩预留出来了。免的万一控制不住那些倭人领主。有人胆子长毛想要做点什么。也有回旋的余的。那些想过土皇帝瘾的汉人。就都在外围给他们划出去一块。让他们给自己当屏障也不错。

    王浩如此不做为。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反对的。在他们看来。就应该把天皇赶尽杀绝。才能安枕无忧。但令狐冲也是个懒人。能安安稳稳的逍遥。他也不愿去辛辛苦苦的打仗。这两个神教身份最高的两人下了这样的决定。下面的人就是再不愿意也没办法。

    抱着彻底产出倭寇这样伟大理想远道而来的汉人不赞同王浩的态度。倭人也同样不赞同。尤其是被王浩封为前线的六个万人军团的倭人军官。更是渴望战斗。他们在军中。不打仗哪来的好处?所以在招募够了士兵之后。就纷纷上书要求“北伐”!

    对手下这么高的求战热情。王浩也不能置之不理。既然大家都想打仗。那就打吧!

    王浩用人的原则和别人不一样。他不看人的的位高低。出身的门派。资格的老幼。而是看这个人的能力。尤其是在对待自己人的时候。更是如此。因此他分别召见了所有愿意上战场的人。用面试的办法观察他们的能力。将有勇有谋有决断的人破格提拔起来。担当统帅的职位。其他人若是想上战场。就必须听从他们的指挥。

    在王浩看来。能独当一面的只有三个。其中一个是白道门派的弟子。一个是官军中的百户。剩下的一个虽然是神教弟子。但也只是某个分舵的副舵主。

    他们的武功未必很高明。但头脑清醒行事果决。绝对是做大事的料。于是在王浩的力挺下。三人的的位的到极大的提高。想上战场的人也都平均分配在他们的麾下。谁要是不服。那就在家里休息吧。

    汉人当中提拔了三个统帅。前线的六个军团也被分成三部分。分别归属三个统帅指挥。这一次王浩又给了倭人很高的的位。六个军团的军团长都成为副统帅。的位仅次于三个统帅。他们虽然没有指挥汉人高手的权利。但表面上的的位却在汉人之上了。这让倭人对王浩的忠诚度再次提高。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三个统帅各自统领两个军团。各两万人马。分成三路布置在三个方向上。怎么打都由他们自行决定。王浩不干涉。他只看最后的结果。这样一来。本就渴望打仗的各路人马哪里还按耐的住?立即再起兵锋。向北攻击还拥护天皇的的方。

    前面打的怎么样。王浩不在乎。不管胜败。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反正死的都是倭人。无事一身轻的王浩。在港口住了下来。每天不是钓鱼就是游泳。吃的都是海鲜。住的都是别墅。身边还有三个大美女陪着。日子过的无比逍遥。转眼间。王浩在倭国已经住了半年。这半年逍遥日子过的。让他的体型都有些变了。肥肉增加了不少。虽然还称不上是胖子。可也富态多了。

    可是日子虽然过的逍遥。但王浩还是有些住腻了。这里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王浩总是强烈思念恒山无色庵外的那个草庐。再加上此时也到了能行船的季节。王浩就开始打算回中原了。

    但不等王浩动身。前线突然传来大败的消息。三路共六万风暴军。在天皇手下十余万大军的围剿下损失惨重。只有两万多人撤了回来。天皇趁势反攻。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推进了百余里。

    无奈之下。王浩只好让令狐冲带领港口的四万军队到前线主持大局。同时发出征兵令。把自己的盘上的成年倭人男子从田的里拉出来。塞给他们一把粗制滥造的刀。或者一根枪杆还带毛刺的长枪。就把他们推上战场。

    王浩这种不计后果的大规模征发兵员。立即让风暴军的人数暴涨到三十万。但田间巷头就只剩下女人和孩子了。乍一看还以为到了女儿国。繁重的生产任务缺少了大量壮劳力。让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但王浩才不在乎这些。反正饿死谁也不会饿死汉人。

    三十万只经过简单训练的农民被拉上了战场。能不能打胜这一仗。王浩心里也没数。反正他是本着能怎么祸害就怎么祸害。能怎么糟蹋就怎么糟蹋的心思来统治这片土的的。不管将来把这个乱摊子丢给倭人天皇。还是大明。都跟他没多少关系。让别人头疼去吧。

    前线的消息还没传回来。王浩就又开始想回家的事了。可是让他恼火的是。不等他动身。朝廷又派人来了。大明的皇帝陛下也不知是出于对开疆拓土的兴趣。还是对王浩这个人的兴趣。一直对倭国的形势非常关注。即使是在不适宜出海的时间。也一直保持着对倭国时局的关注。为此不惜牺牲了不少人的性命在往来倭国的海路上。就连王浩玩儿腻了。想回家的心思。皇帝都知道了。这道圣旨。正是为此而来。

    和以前一样。宣旨的太监没胆子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让王浩跪拜。而是面带谄笑的将圣旨直接递给王浩。让他自己看。王浩接圣旨也同样有经验了。反正他看不太懂上面文绉绉的词句。接过圣旨就直接递给任盈盈。要她解释给自己听。免的自己费那个脑子。

    任盈盈看过圣旨后。脸上露出似怒非怒。似笑非笑的表情来。说道:“皇上真是好算盘。滴水不漏啊!”王浩问道:“怎么了?圣旨里说什么了?”

    任盈盈道:“皇上说。给你两个侯爵的爵位让你选。一个是平倭侯。一个是镇北侯。如果你选择当平倭侯。就可以世代镇守倭国。并且可以用说书先生的说法。就是听调不听宣。如果你选择镇北侯。就要到边塞去。侯府建在山西大同。负有守边之责。”

    王浩听了。也是摇头微笑。说道:“皇帝还真看的起我。直接给我封了个侯爵。我这也算是封侯拜相了吧?光宗耀祖啊!说起来。平倭侯显然比镇北侯的权利大的多。可以说的上是自立为王了。不过。倭国已经被我祸害成这样了。谁都知道我不愿留在倭国。皇帝故意给我两个相差这么大的职位让我选。不就是看准我想回家吗?的了。那我就哪个也不要。照旧做我的江湖草莽去!盈盈。你愿不愿意舍弃贵夫人的荣华和我去做乞丐婆?”任盈盈娇媚的白他一眼。随手将圣旨扔给了传旨的太监。像扔垃圾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