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告诫

老律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大明之朔风疾最新章节!

    阿巴泰此次来就是为了李榆的事,他也没想到他家二妞的事传得这么快,人还没回沈阳,额鲁和二妞的八卦就满天飞,而且越传越邪乎,甚至有人说二妞肚子里都怀上了,还有人更夸张说再过两个月二妞都该生了,阿巴泰心里有数,巴扬哈早向他说了,额鲁还是很守规矩的,两人就是磨磨唧唧,而且还是他家二妞主动。阿巴泰心里有底当然不怕,诸申又不是汉人,要那么多规矩干什么,但风言风语吵吵得厉害,他觉得有些话得向老汗说清楚。

    阿巴泰见到老汗就说,他已经找人问过了,事实证明额鲁和您孙女是清白的,外面风言风语都是谣言。老汗根本不当回事,他的女儿、孙女多的是,才不在乎风言风语呢,老汗说了声知道了,就不想听了。

    阿巴泰话锋一转,马上又说,其实额鲁这小伙子人不错,二妞嫁给他也不委屈,要是父汗给二妞指婚的话,他们两口子也能接受额鲁这个女婿。说到这儿,阿巴泰脸色痛苦起来,对着老汗叫起穷来,他这六个牛录穷得远近闻名,再加上西拉木伦河又死了三十来个精壮,更是雪上加霜,他们两口子当家不容易啊,真要他们拿出嫁妆也是无能为力,额鲁又是个穷光蛋,连彩礼都不一定出得起,您孙女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老汗一听就明白了,点头说自己会考虑的,委屈不了自己的孙女,阿巴泰这才高兴地走了。老汗等他一走就骂道:“这个老七就是个财迷,就知道为自己打小算盘,既要女儿把额鲁这个坑先占住,又要伸手向我要钱。”

    不过,晚上他就知道还有更财迷的,大妃一见他就递过来一张纸,大妃笑着说:“这是三格格刚送进宫的,大汗瞧瞧吧。”——三格格是老汗的三女儿莽古济,与莽古尔泰、德格类是同母兄妹,原是大都堂乌尔古岱的福晋,乌尔古岱死后一直守寡在家,时不时入宫来串门。

    老汗一看就气乐了,画很简单,就是一张最便宜的黄纸,上面画了座房子,房子前有一张桌子,上面摆了饭食,房子门上画了一把双刃板斧,房子前有两个小人,一个满脸笑容站在门前伸出双手,另一个小人递过去一锭银子。

    老汗指着画几乎说不出话来:“这,这是额鲁伸手要钱吧,好像就他爱用这种板斧,他居然敢向我要钱了。”

    大妃摇头说道:“额鲁没这心眼,这是豪格托三格格送来的,说额鲁乔迁新居,明天请我们去吃饭。”

    老汗简直哭笑不得了,连声说道:“闻所未闻,闻所未闻,竟然有人伸手要本汗随礼了。”

    大妃也笑得流出眼泪:“这肯定是依兰干的,额鲁自己都不一定知道,上午他还在和多铎玩呢,大汗,您看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去是不能去的,我们也随份礼吧,小辈们伸手了,你还能打回去,二妞这孩子得嫁人了!”老汗无可奈何地说。

    李榆当然不知道二妞干了什么,他前脚刚走,二妞就把她的主意告诉孟克——请客收礼,她指示孟克一定要绞尽脑汁把李榆的狐朋狗友都找出来,宁可错过绝不可放过,务必一网打尽。

    俩人正商量着呢,豪格、硕托和斋桑古上门了,屁股后面还跟着鳌拜、准塔、遏必隆这些李榆的小兄弟,这帮子人一路吵吵闹闹进了门,没见到李榆却看见二妞正站在堂屋里对着孟克指手画脚,立即相互会意一笑。

    豪格、硕托和斋桑古毫不客气就坐下了——说起来二妞还是他们的堂妹,指着二妞叫她款待客人,接着把他们的事就讲给二妞听。

    这帮人是为汉官告黑状的事而来,范文程他们告李榆还是比较注意保密的,是偷偷写信给大贝勒们,本以为别人都不会知道,可莽古尔泰把信给德格类看了,德格类管不住自己的嘴,把这事告诉了好朋友岳托,岳托一知道他的弟弟硕托、萨哈廉和连襟豪格也就知道了,硕托又是个大嘴巴,这一来全沈阳都知道啦,范文程等人马上成了沈阳八旗唾骂的对象。鳌拜、准塔和遏必隆这些人听说自己的老大被几个穷酸汉官告了,实在气愤不过,这群小畜生凑在一起,趁着天黑在范文程、宁完我、马国柱等汉官家门口泼了大粪,这还不算,他们又邀了李榆的好哥们豪格一起找到硕托家里要说法,凭什么胡说我们神勇无比的老大是胆小如鼠的明国人?范文程既然是你硕托牛录里的包衣奴才,他惹了事你这个主子就得担着。

    硕托对范文程也是一肚子火,这个奴才正事干不了,整天就想着跳槽当官,他早就想收拾这家伙,可范文程是抚顺就投靠过来的老奴才,大汗觉得他还有点用,四贝勒和多尔衮贝勒也挺看重这家伙,硕托还不敢轻易动他,被豪格、鳌拜等人逼急了,硕托拍着胸口表示,自己也是额鲁的好朋友,看到好朋友被坏人陷害也是痛心疾首,额鲁回来一定会登门赔罪,范文程这些奴才早晚他也会狠狠收拾的。

    今天李榆回沈阳的消息传来,豪格、鳌拜等人就急不可耐窜到硕托家,硕托也不推辞,带着他的好兄弟斋桑古就去额鲁家——斋桑古是二贝勒阿敏的异母兄弟,排行老五,与硕托几乎形影不离,当初硕托跟老爷子代善翻脸离家出走时,身边跟着的就是斋桑古,这家伙与硕托同病相怜,他也与哥哥阿敏闹得很僵,两人被抓回来后,代善想杀硕托,而阿敏也想杀斋桑古,幸好老汗明察秋毫,一眼看穿代善、阿敏是舍不得分家产才想杀人,没听代善、阿敏的鬼话,俩人才算保住了性命,从此以后俩人关系更好了,有事没事总在一起,好事坏事也一起干,在沈阳是俩有名的浑人。

    二妞听了他们讲完,一点也不在乎,这才多大的事啊,至于兴师动众吗?二妞心里想的只是钱,看到这帮人眼前一亮,马上把自己的捞钱办法告诉他们,然后说道:“三位哥哥,眼下宅子是有了,就是缺钱缺财物,这么大的宅子没法住啊,你们可得帮你们兄弟一把!”

    硕托、斋桑古立刻兴奋起来,他俩平时就爱凑个热闹,额鲁搬家这么大的事哪能少得了他俩掺和,这帮子人一拍即合,马上坐在一起琢磨起来。

    大家马上就把要算计人想出来了,李榆在沈阳的朋友还真不少,比如跟着李榆捞军功的白格、扬善,镶黄旗的图赖,侍卫里的苏拜、阿萨里,汉官中的刘兴祚、英格,做生意的范掌柜,这一帮人都没跑掉,孟克觉得还不够,把自己的一帮有钱的赌友也加了进去。

    二妞想了想还是有问题,这帮人钱都不多,而且饭量都不小,弄不好还会赔本,让大家各自把自己这边有钱的熟人管他是贝勒、贝子还是重臣,只要和李榆沾点边的都加了进来。

    于是,大小贝勒几乎一网打尽,二妞的大姐夫李永芳,二姐夫英俄尔岱也没躲过去,连老汗和大妃都进了黑名单,斋桑古坚持把二哥阿敏和六弟济尔哈朗加进去,虽然他们与额鲁没什么交情,但无论如何不能便宜他们,只有多尔衮大家都认为算了,这人有点假正经,最好别惹他。

    豪格还提出把他岳母莽古济也请上,这位三格格家里有的是钱,在家闲着没事就喜欢凑热闹,一请肯定来,而且还会带着一帮没事干的福晋、格格来,给老汗、大妃发请柬的事也可以让她干。

    硕托说他和斋桑古讲义气肯定会来,豪格肯定也会来的,不过老汗和大妃,还有那些贝勒、贝子、重臣肯定不会来,但他们有钱还爱面子,不来最好,钱到了就行。硕托还强调,李榆在文馆认识的人也得请,但像范文程这帮穷酸放过了太可惜,留下吃饭肯定要赔钱,所以到吃饭的时候,鳌拜、准塔,还有孟克的那帮赌友就得把他们吓走。

    最后大家才想到请人吃饭要用请柬,可谁都不会写,这难不倒二妞,她派孟克买了些黄纸回来,带着大家鬼画桃胡折腾了半天,大功告成之后,才各自带着一大叠讨钱文书散去。

    李榆出了瓮城,就在街上闲逛,家他是不敢回去了,那个二妞太可怕了。逛着逛着就到了大衙门,他有点犹豫是否该进去——达海、刘兴祚给他的书一本也没好好读,库大嘴骂起人来可不讲情面,索尼眼尖一眼就看见他,拖着他就进了大门,嘴里还嚷嚷着:“咱们文馆出的巴图鲁回来了,把饭盛一碗来,这小子八成没吃饭。”

    索尼一边看着李榆吃饭,一边唠唠叨叨说起来,把杀囊努克的功劳记在四贝勒名下不怪他,也不能怪四贝勒,要怪也只能怪你自己,谁叫你只知道打仗,忘了把首级带上,现在想改都不好改了,不过大家都知道是你的功劳就行了,咱们也不能和主子争是吧。

    李榆马上说他其实一点也不在乎,反正囊努克被宰了,记谁名下都一样。索尼见李榆这么爽快,不禁连声称赞李榆是厚道人,马上他又为李榆打抱不平,人老实就是容易受欺负,连那帮没用的汉官都敢告黑状,随后就把范文程这帮人向大贝勒们告他状的事说了,听得李榆目瞪口呆,难怪进来的时候那些家伙都躲着他。

    索尼得意地说:“兄弟,哥哥已经为你出气了,从这个月起,给这帮家伙的口粮全部用小斗发,饿他们几顿就知道规矩了,简直要反了,居然胡说你额鲁兄弟是明国人。”

    李榆对索尼大为惊叹,这家伙文质彬彬的,整起人来却心狠手辣,这一手也太缺德了。

    李榆既然来了,就不能不见库尔缠、达海两位师傅,库尔缠果然开口就问他书读的怎样,见他吞吞吐吐的样子,也懒得骂他了,叹了口气说道:“读书说到底还是自己的事,你不好好读,以后丢人现眼的时候,别说是我教的就成。”

    这话可太重了,李榆赶紧赌咒发誓从今往后再也不敢偷懒了,而且只要不当差就陪着师傅,说完马上就拿起本书趴在桌子上读起来,这一读就是一下午,李榆连窝都没动一下,库尔缠、达海都觉得不对,这小子肯定有鬼,两人一逼问,李榆只好说了实话,家被阿巴泰家的二妞占了不敢回去,现在就是在文馆读书也比回家好。

    库尔缠、达海很同情地看着李榆,库尔缠叹了一口气:“我这小表妹可不是一般的刁钻泼辣,你落到她手里哪有个好,你就认命吧!这样也好,以后你就多到我们这里读读书吧。”他想了想又说:“反正你回不了家了,今晚正好陪我们去到萨哈廉家,他也想见见你了。”

    萨哈廉家是他与库尔缠、达海、刘兴祚经常聚会的地方,四个人志趣相投、肝胆相照,每隔个十天半月必须在一起聚一聚,他们隐隐约约有拉李榆入伙的意思。

    一路上,库尔缠、达海讲起萨哈廉请老汗给李榆赐号“巴克什”的事,老汗也没说不同意,但始终坚持认为李榆太年轻了,要过个两三年再说,库尔缠认为这样也好,李榆现在的学问确实差了一点,糊弄诸申、蒙古人没问题,遇到读书的汉人就丢人了。

    他们一到萨哈廉的贝勒府,就被阿哈带到书房,这是李榆第一次进萨哈廉的书房,以前他见过四贝勒的书房,给他的影响就是书房里有几个书架,上面摆满各种书,案几上堆满文书,还有笔墨纸砚,四贝勒一回府就在桌案上不停地看文书、不停地写着什么,而萨哈廉的书房显得儒雅得多,除了书架、桌案以及书籍、文书,墙上还挂了几幅字画,一看就是汉人的东西,房子里面还摆放了几盆鲜嫩的花草,给人一种很清新的感觉。

    又是刘兴祚先到了,他与萨哈廉正在书案前争吵着什么,库尔缠乐呵呵地说道:“你们两个见面就要吵,今儿又争些什么,让我和达海给你们断断案。”

    “爱塔把龚师傅的手书翻出来了,就跟我争这个,”萨哈廉把手一指书案上的一个条幅,库尔缠轻声念道:“‘忽报呼韩来纳款,人心原不隔华夷’,这是明国正德初年右副都御使李承勋巡抚辽东时写的一句诗,龚师傅给许多人写过,我就有一副,你们把这东西翻出来干什么。”

    “爱塔又发神经了,跟我说辽东这样下去会崩溃,只有脱夷入汉向明国求和才能解脱危局,我说脱夷入华我不反对,咱们诸申本来就该习汉俗、改汉制,可向明求和可能吗?人家瞧得起我们吗?土默特阿勒坦汗求和,还不是打到明国京师城下,明国君臣脑子清醒才和议成功,咱们要与明国议和,也得把他们打疼才行,最好和蒙古人一样打到明国的京师,逼他们认账服输。”萨哈廉无可奈何地说:“他这人就是死脑子,还逼我来挑这个头,这不是害我吗?”

    库尔缠严肃地对刘兴祚说:“爱塔,你还是糊涂,明国根本不会接受我们求和,他们被我们打成这样了,还把我们称作建奴,在他们看来除非我们投降任他们摆布,否则理都不理我们,龚师傅是好人,但他不懂国事,他这一套已经害死了他自己,老汗幽禁二王舒尔哈齐、故太子褚英,不仅是权柄之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们受龚师傅的影响太深,老汗对他们不放心了,你可不能再害萨哈廉了。”

    刘兴祚气恼地说:“我还不是为辽东好,你们都看见了,今年地里还有多少庄稼,秋后会有多少人饿死,这仗我们还打得下去吗?我们当然不能投降明国,但与明国和谈总能缓解一下局势,辽东还是我们的。”

    “天真!”库尔缠说了一句,不理他了,达海看着条幅慢条斯理地说道:“李承勋这句诗后半句‘人心原不隔华夷’我赞成,分华裔者在于礼仪而不在地,我诸申与汉人交往数百年早已血脉相通,诸申习礼仪则诸申也为华夏,明国暴虐不仁不行礼仪则也可为蛮夷,我大金当务之急是改制崇礼,而不是与明国议和,辽东的事最终还是要由我们自己解决,用不着指望明国,所以前半句‘忽报呼韩来纳款’我反对,明国既然不能对我们以礼相待,那我们就打吧。”

    萨哈廉点点头,笑眯眯地望着傻站着的李榆问道:“额鲁,你觉得怎么办呢?我们是和明国打下去,还是向他们求和?”

    李榆没想到萨哈廉会问他,脸胀得通红,憋了好一会才说:“明国皇帝、朝廷坏,他们不改好就打他们,决不求他们。”

    萨哈廉听了哈哈大笑,库尔缠拍拍刘兴祚:“瞧瞧,额鲁都知道好歹,你还满脑子糊涂,别再像上会那样犯错了。”

    萨哈廉压低声音说道:“爱塔,我知道你的为人,你是真为辽东人着想,但有些事需要时间,老汗身体已大不如前,这时候千万不要出错,”他扫视了书房这几个人,表情严肃起来:“你们都要注意,开春以来我就觉得大汗急不可耐地伐明、西征似乎有安排后事的感觉,这时候无论如何别在贝勒当中打什么主意,小心引火烧身,额尔德尼、阿敦的例子可摆着呢!”

    萨哈廉又望了一眼满不在乎的李榆,接着说了一句:“额鲁,你也得小心,你的事我一直弄不清大汗是怎么想的,你又与大汗、大妃、四贝勒、多铎这几个人绞得比较深,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库尔缠、达海,他是你们俩的弟子,有些事得教给他了。”

    萨哈廉说完带着刘兴祚出去了,书房里就剩下库尔缠、达海和李榆三人,库尔缠与达海对视了一眼,库尔缠先开口了:“额鲁,你来我们这里比较晚,很多事你不知道,但你要明白自古以来权柄之争最为血腥残酷,帝王之家尤为如此,大金国也不例外,卷进其中的人无不粉身碎骨。”

    大金国的基业实际是由大汗和二王舒尔哈齐创立的,舒尔哈齐是老汗的同母兄弟,两人从小相依为命,一起进山捕猎、采集,一起投到明国总兵李成梁那里当兵,后来又一起起兵自立,舒尔哈齐曾被公认为大汗的继承人,与大汗一起并列接受部众的参拜,实力非常强劲,拥众五千余户,他与明国、乌拉部甚至朝鲜都关系良好,曾两次到明国京师朝贡,女儿还嫁给明国总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柏为妾,他本人又娶了乌拉首领布占泰之妹,济尔哈朗就是布占泰妹妹所生,正因为他太强势了,他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以致能够挑战大汗的权柄,这就与大汗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大汗再也顾不得兄弟情分了,先是剥夺了二王的部众逼得二王退到铁岭黑扯木避难,后来又抓了二王幽禁起来,他的长子、三子和手下忠于他的部下皆遭杀戮,二王在暗室幽禁两年多后也悲惨死去。

    故太子褚英也是一样,他十九岁就领兵打仗,为大金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赐号“洪巴图鲁”,特别是与乌拉人乌碣岩之战后一举成名,被大汗封为“广略贝勒”,以后又被封为太子,授命执掌国政。但他和二王一样太强势了,拥有了五千户部众和数不清的忠勇之士,处理国政又不得不得罪权贵们,这威胁到了其他贝勒和勋贵的权柄和利益,于是四大贝勒和五大大臣联合在一起向大汗控告褚英在他们之间挑拨离间、索取他们的财物、放言以后要杀他们等等,而大汗也开始猜疑褚英是否会动摇他的权柄,大汗同样幽禁了褚英,两年后又杀了褚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