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

单县老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单县老哥文集最新章节!

      我的父亲是个有名的老实疙瘩。我们村不大,不到二百户人家,村里婚丧嫁娶的日子就是本家邻居打牙祭的日子。我们村有个能人,外号麻嘎子,(书名喜鹊)五十多岁了也没讨下个老婆,谁家有喜丧事他向来是不请自到,他招领的那帮婚丧理事会成员也浩浩荡荡地跟来了,往往二天的事情就要拖上四五天,每天都有事要合计,一有事就要动荤腥,农村人比较朴实,所以吃点喝点也在理当然。我的父亲连这帮人也没加入,可见其老实程度。但我的父亲能吃苦耐劳,生活节俭,对家里人细心周到,这一点我感到特别温馨佩服。

    小时候我们家里穷,一块糖对孩子来说就是奢侈品。那时候正赶上割资本主义尾巴,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谁家有张整十元的票子就是大财主了!上学用的都是线或布的书包,写字的石板沾满了黑呼呼的大鼻涕。每天就是地瓜窝头,有咸菜吃就是生活条件好的啦!老百姓东躲西藏地找俩钱,为得是过年能吃上顿饺子。我上小学了,也有虚荣心了,就常常和别的孩子攀比。我们一帮小孩子经常去迎接赶集的家里人,有时要走到离村一里多路的小桥头。每当看到父亲时,他都会像变戏法似的摸出几块糖,虽然一分钱可以买到五块,虽然粘牙,甜味不正,但在我就足以骄傲了,足以在小伙伴面前显摆一下。后来政策好了,允许”鸡腚眼子当银行了”收入有了点眉目,再去桥头等到的便是羊肉水煎包了,父亲剥开一层层的荷叶,包子热腾腾地直晃人眼睛,香味引4得哈拉子都出来了,父亲静静地看我吃,眼里满是温暖和慈祥。从我记事时起,我和父亲的感情距离就没拉开过!

    小学三年级时我家盖新房,本家都来帮忙,场面很热闹,我在下面东窜西跑,别提有多高兴了。还差几天就完工了,我突然得了炸腮,(可能是医学名叫腮腺炎的一种病)整个颈部高高地鼓起来,差不多和脸一般平了。父亲顾不得盖房子,把余下的活计交给邻居,每天蹬着自行车天不亮就出发,黑天了才能赶回来,大医院看过,乡医也看过,打针吃药持续了两个多月。我不记得跑过多少路,只知道为我看病用坏了一辆自行车。我记得一次我们爷俩骑车爬一条大堤,因为是刚修的河,坝上土质松软,我的父亲左一拧又一晃地拼命蹬着车,我清楚地听到脚蹬子痛苦的咯吱声,我分明地看到湿透的脊背,听到他那如牛的喘息声。终于父亲蹬不动了,他弓着腰如虾米一样推着车前行,最后推也推不动了,就说:”我们凉快一会吧!”我说:”行。”我抬头看见父亲在对着我笑,脸上的汗流成了小河,打湿了他脚下的土地,但他的脸上却有着快乐的光。也许是苍天可怜我父亲的辛苦,后来我的病慢慢地自己好了,留下了两个小疤。每当无意中摸到这两块疤,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当年父亲带我南征北战看病的情景。

    父亲会一门绑扎簸箕的手艺。为了使簸箕结实耐用,美观大方,主人往往要把簸箕的周边收拾一下,父亲把竹子破成篾,用小刀刮得细滑圆润,然后用牛皮绳束扎起来,还可以做成一些简单的图案。外出时,父亲把竹蔑绑在大金鹿自行车上,母亲把烙好的饼放在一个破的皮革包里。父亲一走就是一个多月,那时各家都不富裕,生计是个大问题,所以谁家的爷们出门也不算个稀奇事,都没心事关注些个儿女情长,那时政府不让搞创收,父亲都是半夜偷偷离家,在全村的狗叫声里渐行渐远,我也就把以后的时间变成了盼归的日子。突然就在某一天的夜里,有双大手拨弄我,在一声声熟悉的轻喊中,我迷迷糊糊地醒来,发现是父亲回来了,地下的母亲和姐姐在忙三火四地张罗饭,父亲经常会给我带回来一些花花绿绿的小物件,但最让我回味的还是干鱼片,在那咸菜都很贵重的日子里,这就是最好的奢侈品了!小干鱼有手指那么长,有淡淡的腥味,用油一炸满院子都是香味,有了它我的饭下得痛快多了,一两条小干鱼在我的嘴里倍加珍惜地慢慢咀嚼,就可以吃下两个窝头。父亲告诉我那是微山湖里的鱼,我后来知道那地方离我家至少有四百多里路,是我最爱看的画书里所指的地方。父亲一回到家就把衣服里的钱掏出来,硬币毛票散落一床。大概是父亲满脸的诚恳和忠厚嬴得了乡亲们的信任,每次回来父亲都比别人挣得多,有的人家还送给父亲大米鱼干等物。

    改革开放以后,邻村建起了砖瓦厂,父亲置办了一辆平车,带着两个姐姐去拉土方。我们家劳动力青黄不接,我和弟弟尚小,四个姐姐均被当男孩子使用,粗,脏,累活不在话下,因而也养成了一种吃苦耐劳的好品性。在一个周日的上午,刚上一年级的我按照父亲平时给我指的砖厂的方向,过坎越沟地奔过去了。所幸有大烟囱的指引,我终于找到了正在拉车的父亲和姐姐,三人一台车,他们的车装得又满又实,堆起的土像小山,我的父亲光着膀子,两个姐姐的衣服已经湿透了,我清楚地看到瘦削的父亲身上的根根肋骨。流火的七月,有些人可能正坐在树下乘凉,有些人可能正在赶集逛市,可我的父亲还在烈日下拉土。吃饭的时候,两个姐姐只顾闷头吃饭,看那懒懒的样子,大概也没有胃口。父亲特意给我打了一份白菜炖猪肉,其实就是只有几无块肥油而已。从那以后我知道我们家的几栋房子是怎么来的,我知道几个姐姐为什么都岁数挺大了才出嫁,她们是在代替我做劳动力!我知道自己家日子的艰辛,我知道吃饭时往父亲的碗里夹肉,我知道学习必须努力,一定要改变家中的现状。弟弟在我的鼓励下我们两人都考上了大学。

    八六年前后,农村种地都逐渐用上了化肥,我和弟弟两个人念书,家中开销很大,所以我家种地一般都不买化肥。父亲和母亲养猪羊积攒些粪肥,又用桔杆沤些土肥,父亲最喜欢的小红马帮他拉进拉出,拉进土和草,拉出粪和肥。庄稼成熟期,别人家的庄稼墨绿墨绿的,我家的庄稼像丫头脑袋上的黄毛。,我的脸上很没有面子,但村里人都说我家的粮食香,面粉面出产率高,到集市上也能多买出几分钱。那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绿色食品的重要性,只凭口感判断优劣,我们无意间吃了几年绿色食品,少受了化肥农药的毒害。父亲种地有个习惯,对待庄稼就像对待自己的小红马,他每天把小红马的毛梳理的油油光光。同样我们在锄地产草时也绝不允许马虎,就连庄稼棵之间他都要检查到,更不用说地垄沟了,根本不会有一棵杂草。虽然我认为有几棵草不会影响庄稼的生长,但每次父亲都会耐心地复查拔除。

    我的父亲好帮衬人,待人和善,人缘不错,所以周围人对他也不错。同村的刘爷爷家粮食不够吃,他就告诉人家来灌麦子,并且把新麦子灌给人家,陈麦子留着自己吃。自己家里新下来的菜蔬也总忘不了左邻右舍。每到年节,他往往招呼一些要好邻居来家坐坐,大家喝酒谈天,无拘无束,那时我总感觉父亲像个和善的领袖。后来父亲得了两次大病,第一次是尿毒症,邻居玉华跑前跑后找关系,托熟人,我们家既少花了钱,又得到最精心的护理。那时同样病做手术的有五个患者,但走出手术室的只有我父亲和另一位较年轻的患者,这不能不说是受惠于邻居的帮忙,也是一个奇迹。还有一次,父亲突患脑血栓,家中弟弟年龄尚小,又是邻居用三轮车在夜间把父亲送往医院,因为及时,是他们又一次把父亲从阎王手里抢回了生命。住院期间,邻居陆陆续续到医院来探望,父亲恢复得很快,我想这种亲情怕是比最好的药还要灵。父亲在有病的日子里仍不忘劳作,在耕种的时候,往往不长时间就要去趟厕所,我那时还不知道父亲的病已经很重了,直到父亲不能再坚持,住进了医院,这次是尿毒症复发,他对一些药物已不能吸收,越打针越憋得难受。那时我的工作调动还没有着落,新家初住,根本没来得及收拾,我多么希望父亲能和我一起呆段时间,我给父亲买了新衣服,给他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我下了很大的决心,准备雇车把父亲接回自己的家中。父亲也念叨说:”从没有到过儿子家,一定要去一趟。“身体的急剧衰弱使父亲卧床不起,他把拐棍都操持好了,但终没能走下床来,终没能到龙口——他的儿子家住上一住!下葬的那天,我的心里很酸楚,只是默默地流泪,把父亲生前喜爱的东西都扔到墓穴里,而今父亲的遗像就摆在我的书桌上,他以后就永远和他的的儿子在一起了!

    父母不是导师,不是永叹的赞歌,他是自己的象征,是自己永远生命的影子。我愿天下的父母能和儿女长相斯守,也愿天下的儿女守住自己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