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

杜红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杜红梅文集最新章节!

    这是北方的一个小城,深蓝色的夜幕降临了。家家户户的窗子里透出温馨的灯光。江帆正和妻子、女儿吃着晚饭。江帆一边吃着晚饭一边看着电视新闻。妻子霞用筷子夹了菜放进孩子的碗里。用眼睛扫了一眼江帆问:“这月的工资发了吗?”江帆点点头。霞伸出手来说:“给我,上交。”江帆的目光从电视上转移到霞的脸上。霞目光坚定的看着他。江帆一脸无奈的掏出工资。讨好的对霞说:“给妈寄点钱吧!妈也不容易!”霞好看的杏眼园睁,柳叶眉向上挑着。愤愤的说:“那你和你妈过吧!你每月就那些死工资,一家人要吃要喝的。女儿还要上学,咱们的房子还要还贷款。如今的社会,什么不花钱啊!你妈在农村,有吃有喝,要什么钱?”说完,把饭碗重重往桌子上一摔,顺手把江帆手中的钱一把拽了过去。

    面对霞的一通说词,江帆心中荡起难言的苦痛。妻子是个爱钱之人。钱到她手里是有去无回。她就像一个吸铁石一样要把江帆口袋里的钱全部吸干。江帆其实是一个好男人,没有什么坏毛病。在单位里工作尽职尽责。在如今这个犹如万花简一样的社会里,光怪陆离,充满了很多诱惑。江帆却一直保持了纯朴的个性。尽到自已的责任,一心一意去做一个好男人,好丈夫、好父亲。

    但是,妻子不理解他,他们是大学的同学。霞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不免沾染上城市小市民的自私、自立、好虚荣的坏毛病。什么都喜欢和别人攀比。总是怪江帆的钱挣的太少。不够自已那颗虚荣心的显摆。总是在江帆面前无理取闹。江帆心情烦闷,不想和霞争吵。扭头走出了家门。

    天空中飘着丝丝细雨,点点滴滴下在江帆的脸上。冷风夹着细雨打在江帆的身上。犹如一把冷箭插在江帆的心上。江帆漫无边际的在街上走着。这时,不远处,传来小孩子摔倒的哭声。孩子的母亲三步并做两步急速来到孩子身边,把孩子抱起。不停的用手揉着孩子的腿。一脸焦急的询问:“哪里疼?”江帆痴痴的望着,恍惚间,又回到自已小时候,想起自已的母亲心中无限感慨。思绪在时空里穿越--

    时光倒流,江帆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北方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母亲生了四个孩子。江帆是老二。上面有一个哥,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小妹妹。虽然日子很紧张,但一家人过得很温暖。

    江帆八岁的那年,那一天,是寒冷的腊月天。天气阴冷的让人窒息。破旧的堂屋里站满了人。江帆和哥哥跪在父亲的床边,父亲那暗黄的脸已变成青色。父亲突发心脏病,永远的不再醒来了。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了。村里人都在叹气,男人死了,留下四个孩子。这孤儿寡母怎么活啊!

    江帆的母亲那年还年轻,才三十出头。容貌依然端庄秀丽。江帆的母亲哭的天昏地暗。几次昏晕过去。江帆幼小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亲戚们和村里人帮忙下葬了父亲。母亲整整睡了三天。不吃不喝。连床也没有下。江帆和哥哥,弟妹都不知怎么办才好。江帆幼小的心灵充满了恐惧。他们静静的等待着--

    第四天,母亲终于起床了。她擦干了眼里的泪。把孩子们叫到一起,看着孩子们期盼的眼神,母亲紧紧的抱住孩子们。坚定的说:“不管家里多么困难,我一定供你们把书念完。”那一年,江帆8岁,哥哥11岁。弟弟6岁。小妹4岁。11岁的哥哥带着江帆和小弟在邻村里的小学上学。而母亲由于给父亲看病和下葬,欠下了很多债务。母亲咬咬牙,从娘家借来本钱。带着不满4岁的小女儿到镇上做起了小生意。一个女人带着孩子做生意,可想而知,有多难。那一年,寒冬腊月,天上飘着冰冷的雪花,街上没人摆摊了。都早早收摊回家了。只有母亲带着妹妹还在冰天雪地里站立着。妹妹冻的直哭,母亲把妹妹抱进怀里。为的是多卖几块钱。那瘦弱的背影是那么单薄,却又是那么坚定的身影,深深的印在江帆的脑海里。

    第二年,哥哥去了镇里的中学读书。寄住在亲戚家里。江帆则带着弟弟上学。每天放学,江帆急匆匆的回家。弟弟烧火,江帆做饭。人常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江帆很小就学会了自已照顾自已。照顾弟弟。刚开始做饭,也不知道饭熟了没有。有时候,饭还是生的。弟弟已经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兄弟俩也不知道饭是什么滋味。反正,肚子是填饱了。幸亏母亲没在,不然,一定会掉泪的。弟弟从小饭量特别好,江帆总是让弟弟吃饱,自已最后吃。江帆记得,母亲有时候晚上回来,给哥俩送点干粮回来。会给他们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弟弟占着锅,不让别人盛第二碗饭。说妈妈的做的饭太香了。母亲的泪水止不住的流下来。她拉过江帆,手把手的教江帆做饭。

    每个星期日,母亲依然不放心孩子们。把女儿放镇上邻居家里。晚上不睡觉,连夜蒸好一星期哥俩吃的馒头。跑几十里的路。送回家里。把孩子们的脏衣服洗完。第二天,天还没亮,又急匆匆的赶回镇里摆摊子。幼小的江帆已经深知生活的艰难。

    江帆的哥哥很聪明的,学习很好的。在班上总是前几名的。那一年的秋天,江帆的哥哥突然发起了高烧。高烧不退。哥哥知道家里穷。不想让母亲花钱,哥哥硬是自已扛着,想着过两天就好了。没想到,病情耽搁了。当母亲知道后,急匆匆的把哥哥送往医院时,已经晚了。哥哥得的是脑膜炎。母亲跪在医生面前,求医生治好哥哥的病。可是,已经迟了。从此以后,哥哥的脑子不在灵敏了。思绪也不清楚了。见了人总是傻傻的笑。母亲伤心欲绝。在父亲的坟前痛哭不止。怪自已没有照管好孩子。江帆清楚的记着,那一夜,母亲一下子愁白了头。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母亲又把老大带到身边。继续做生意。

    慢慢攒点钱了,母亲到处带哥哥去看病。从没有放弃治疗。但是,哥哥的病依然没有好转。母亲咬牙坚持着。把痛苦埋在心底,每天摆摊子。身边还带着年幼的妹妹。和脑子不太灵光的哥哥。江帆不知道母亲是怎样挺过来的。母亲不到四十岁便已是很苍老了。皮肤由于常年的风吹日晒而变的粗糙。母亲已不在有往日的光彩。只有那目光更加坚定。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没有在恶劣的环境下倒下。母亲用她那瘦弱的肩膀扛了起来。为了孩子们,母亲没有再婚。她不想让孩子们受一点委屈。

    只是哥哥的病,那是母亲一生的痛。她常常自责,怪自已没有照顾好孩子。江帆头一年考大学没有考上,江帆心里很难过。母亲没有责怪江帆,只对江帆说了一句话:“孩子,妈再难,也要供你上大学。”江帆明白母亲的苦心。他埋头苦读,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点大学。母亲喜不自禁,又一次在父亲的坟前放声痛哭。

    随后的几年中,弟弟也考取了大学。最小的妹妹也考上了师范大学。母亲终于松了口气。一个农村妇女靠着自已的毅力和对孩子们的爱。培养了三名大学生。江帆参加工作的头一年里,发的工资全部资助了弟弟的学费。江帆想分担母亲身上的担子。而母亲依然不知疲倦的忙里忙外。还要照顾哥哥。哥哥三十多岁了。依然是每天跟着母亲。母亲每天起床后,收拾好哥哥的吃穿。又去田地里去干活了。

    如今的母亲,已经很苍老了。她唯一放心不下的是江帆的哥哥。母亲还在劳动,种了许多药材。卖了药材换钱,她还在幻想要把哥哥的病治好。她从来没有放弃过给哥哥治病。母亲从不问孩子们要一分钱。她希望有一天,江帆的哥哥能够娶妻生子。她也就无怨无悔了。

    想到这里,江帆不禁泪流满面了。母亲为了孩子们奉献了自已的一切。而妻子不理解自已。在现实的生活中,有多少这样平凡的母亲为了自已的儿女甘愿付出自已的一切。而我们做儿女的却看不到母亲的伟大。也许现实太实际,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的心永远在孩子们身上。想到这里,江帆依然转回头去,坚定的走向家的方向,他要说通妻子,和妻子孩子去看母亲。那至亲至爱的母亲,在江帆心中永远是天,是地,是永不落的太阳。照耀江帆今后一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