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章冷兵器时代结束

白竹猪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汉生指南最新章节!

    隆武十三年,齐鲁运河建成通航;

    隆武十四年,涿扬(京杭)运河建成通航;

    隆武十六年,三京铁路建成通车了:至此,秦(司隶)、并、冀、司隶(青)、徐、荆、扬八州联成了一个整体。

    隆武二十年,平坦宽阔的驰道遍布全国,纵横交错形成网络。驰道向南翻山越岭经番禺、合浦、交趾、九真,一直通到日南郡城西卷;向东经幽州顺东北平原通到松江塞(今哈尔滨);向北穿越长城,远出塞外將诸边塞联为一体;向西经关中,南连巴蜀,北通西域,遍及极边之地。即使远在西域长史府极西之地,南到日南郡极南之地,有消息快马报往京都临淄,也不过就是十七、八天的事。

    便利的交通、低廉的税赋,及众多的城市人口,商业就蓬勃发展起来。那时候,大齐的繁荣昌盛,前所未有。商业税迅速超过农业税,到隆武二十年的时候,商业税已占到帝国财政收入的六成以上,成为帝国财政地支柱。

    当年,大齐铸造金五铢不满一亿(相当于二十亿钱),项奉欣喜若狂帝国终于有望收支平衡了。

    也就是在这一年,忽然有流言称炼出小伪金后来查明是造谣一一谣言如野火燎原,一发而不可收拾,在短短的时间内闪便电般传遍了大江南北。

    两汉四百年之久。铸钱不过千亿之数,而张涵立国短短二十年时间,竟铸钱一千六百亿(八十亿金五铢)之巨。张涵就是凭着这笔钱,才能轻税薄俺,从而缔造了大齐只空前世。

    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这么大量的货币在流通,早已酿成了严重地危机。一旦人们对金五铢丧失了信心。涌到市场上的金五铢数量,令张涵也大为震惊。投放到市场上平易物价的五千万石粮食一扫而空,算了算军队、官吏~隶等需要地粮食,张涵手里已没有了多少富余,他也不敢孤注一抑。随后,粮食的价格如同脱缰之野马,一路猛涨了三倍。每石米麦要五、六百钱之多。一般工人劳作终日不过半饥半饱,勉强糊口而已。

    粮食有没有?

    答案是肯定的,有!

    但是,不在张涵手中,而在世家、富商、普通农户的手里。

    普通农户是不必考虑了。此时此刻。谣言遍地。南方说北方遭旱灾,北方称南方遇水害。华夏是个多灾多难地国家,以大齐如此广袤的领土,几乎年年都会遇到水旱灾害。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年事实上还真遭了灾,只是没有传言那么离奇罢了。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手里有富余地粮食,多半也不敢放到市场上。而前两者不约而同。均在不遗余力地囤积居奇。

    于是乎,隆武二十年的大齐竟发生了粮食危机。张涵下诏令严命所有粮商必须开门售粮,并限制粮价,宣布如有囤积居奇者,必严惩不怠云云。又处死了一大批官商勾结,囤积居奇的。没收了大批粮食,以稳定市场。

    但是,这些措施也仅仅维持了民众基本的温饱。

    二十年高速发展,使大齐的工商业空前发达。生产力到了一个很高地水平,国内市场渐渐饱和。海外市场又不足以满足工商业的需要。

    尤其是蒸汽机运用到纺织业后,机织布的产量飞速扩大。竞争空前激烈而残酷,大量小堡商者本就勉强维持。此刻物价飞涨,钱贱物贵,商品生产出来又卖不出去,顷刻之间,大量小堡商业者应声破产。而粮价高昂也没有给农户带来什么好处。粮价上涨也不敢卖,偏偏物价同时飞涨。无数人破产,使城市居民大量外迁有去采金的,有去出海的,也有去边地开荒地,不管怎么说,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农产品本就有过剩趋势,城市市场萎缩,又导致农产品滞销

    这简直是一场恶性循环!

    从这一年开始,大齐经济进入了长达十年的不景气。项奉向往已久的收支平衡成了泡影不说,征服西域也只能是张涵午夜梦回时的幻想了。好在大齐的薪俸优厚,又是半米半钱,而军屯所出的谷米和纺织作坊所出的机织布,只要不动刀兵,也差不多足以供应政府和军队的开支了。

    战事减少,财政困难,便有人提议改革兵役制度,减少军队。这也是老话了。张涵思量再三,没有改变兵制,但同意缩减常备军,取消新军编制仅保留其框架以训练后备兵员,而择其精锐与常备军混编。换句话说,边军和禁军依然是常备军,其余便就是新军与常备军地混合了。

    至此,陆军被缩编为四十一个军,除边军和禁军外的军队均以五成编制,使总兵力减少至四十五万余。

    边军设四大將军:平西將军,下辖二军,马步各一,维护西域稳定,保持丝绸之路畅通;青海將军,下辖二军,马步各一,抵御发羌和唐旄的侵袭。陇西將军,下辖二军,马步各一,兼管广汉和凉州,为前二军之后援;平北將军,下辖三军,马二步一,掌西海至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兵事;

    又设雁门將军,下辖三军,掌并州兵事,为安北军后援;

    幽、益、荆、扬、交五州和关中地区各设二军,南步被马,掌其兵事;豫州、东北、秦东(雒阳地区)莱三岛和涨海诸岛各设一军,皆为步兵,掌其兵事;

    设禁军十將,下辖十二军,八步四马,掌冀、徐、司隶(原青州)四州兵事;

    其中,荆州兵兼管武关,豫州兵兼管螺辕关和大谷关,泰东兵兼管潼关,关中兵兼管褒斜道两处关口和陇山关,冀州禁军兼管旋门关;

    水师三万:大河水师、荆扬水师、司隶水师各统兵一万;

    海军七万: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各统兵万五,涨海舰队统兵二万,中央舰队统兵二万;

    至此,常备军力缩减为为55万。

    至于义务兵,经过半年训练之后,凭其咱练成绩,选择其中优秀者补充进常备军中,或戍守边疆,或为地方守备,其余人等皆转为工程兵,负责驰道、铁路、运河、城池和水利的建设和维护变相服劳役了。

    隆武二十五年(222年),大齐稍定,张涵封禅泰山。其时,张涵年事渐高,而诸国皆选美人珍奇献上,数年下来醇酒美人渐渐消磨了他的雄心壮志,在项奉的劝说下攘外必先安内就放弃了远征西域一事。

    隆武三十一年(228年),隆武帝崩,享年七十二岁。

    在张涵晚年地时候,他逐步放手朝中政事。太子张宁听从了侍读司马懿的建议,小心翼翼行事,除贪渎之事外,一切都萧规曹随,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在张涵死后,顺利地继承了皇位,是为洪文帝。

    不过,张涵却极不喜欢司马懿。在隆武二十九年(劲年)年初,將司马懿召至宫中,悄悄处死了他。本来,张涵有意將诸葛亮也处死的,但诸葛亮运气好,有司马懿之事在前,装病逃过了一劫。张涵思前想后,觉得诸葛亮威胁不大,也就算了。

    另外,张涵在若若病笔后,將梁家连根拔起,他总算是顾念着若若的情份,没有大开杀戒,却把梁氏一族尽数流放到了大洋洲。先有王氏一家,又有梁氏一族,大洋洲穗被人称之为“外戚洲”

    张宁则被要求许诺,终生不加罪于长兄。后来,张宁确实履行了诺言,然他另行扶植起其它钱庄来打压四海钱庄。时势如此,张宁也无可奈何,被迫收缩了防线,而张宁终不好做地过于明显,四海钱庄最后勉力维持了下来,但一时之间难免露出几分颓势。

    洪文帝张宁素与世家子弟亲近。继位后,世家势力有所反弹。可是,学校和图书馆遍布全国,经过二十二年的科举考试,寒门子弟已经充斥朝中,其势力足以左右朝局。张宁颇有几分顾忌,他也无心令一家独大,便在两者间玩起了平衡。

    久无战事,西域诸族似乎忘却了大齐地军威。洪文帝也希望能在武功上有所作为。他不敢奢望超过父亲,却也不愿让人说他虎父犬子。双方心有灵犀,边疆的冲突边猛然加剧了许多。

    洪文七年(234年),张涵苦心研制了三十年的火炮首次出现在战场上(在张涵的指引下,火炮已经比较成熟了)。猛烈的炮击如同雷霆万道同时落在联军阵中。转瞬间,丁零、匈奴、车师和乌孙的联军便告崩溃。

    冷兵器时代结束了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