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生笔谈

戴家燧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戴家燧文集最新章节!

    9月10日教师节这天上午,万新涤来了,手上拎着一箱酸奶和水果。他一进门就对我俩说:“胡老师、戴老师,今天是教师节,我来看望二位恩师。”

    确实,这位曾长期在抚州银行工作的学生始终不忘我俩,尤其不忘我老伴胡菊妍。每年春节,他来昌必登门不误;若不来昌过年,则就会趁其他节日和来昌机会看望我们。我们已近耄耋之年,这位学生已六十好几奔古稀之年。从1960年当他老师算起,已过半个世纪了,但我们的师生之谊却长盛不衰,尊师爱生之情浓醇芬芳。

    这谊,这情,溯源于江西农业机械制造学校1961年6月份的一次预科班教师会。在会上,六五二班班主任李松华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作了介绍,其中对学生万新涤、白志隆的表现之差深恶痛绝。他历数他们的劣行:上课开溜上山采摘野毛栗子,给老师取外号进行羞辱,在课堂上用粉笔头丢老师的后脑勺,对农村来的同学进行刁难和欺侮,等等。他的绘声绘色的表述,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主持会的教务科科长尹钟汉问:“大家说说,该怎么处理?”

    汤天明老师说:“我还未进教室,他们就学电影战上海里的腔调,大叫‘汤司令到!’,我简直哭笑不得,进退两难。”

    倪爱娟老师带着哭声说:“我写黑板时,他们用粉笔头丢我的头。我返身责问谁干的,下面就哄堂大笑。我还能讲课吗?”

    李松华接着说:“他们叫我华罗罗。罗罗就是猪叫的声音。一次,我进教室前,他们在黑板上画了一只大肥猪。他们哪里把老师看作人,简直就当作畜生来对待。他们不受处分,把整个班都带坏了。一个班坏了,整个学校的风气会好吗?为了学校的校风,为了班级的班风,为了学生的学风,我建议必需予以严肃的处分。”

    尹钟汉问:“李老师,你说应给什么处分?记大过并通报全校行吗?”

    “不行!不行!”李松华突然站起,满脸怒色,说“这两个捣蛋鬼,坏透了。作为班主任,我不止一次找他们谈话,可是愈谈愈糟,他们不但跟我顶嘴,还在背后讲我更多坏话,说我是乡下来的猪罗罗,土里土气。我说,为了杀一儆百,把他俩开除算了。”

    他的这一炮确实厉害,使全体与会老师为之一振;也有人表示赞赏,说:“有些人吃软不吃硬。对他客气些,他就得寸进尺。记个过,通报一下,他才不在乎哩。”

    六五一班的班主任胡菊妍老师,秀美的脸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平剪齐耳的发型之侧扎了一绺马尾,身材窈窕。她坐在墙角一言未发,但却认真地听着,思考着。她举手要求发言。

    尹科长说:“胡老师,你说说你的意见。”

    胡老师说:“李老师历数了这两个玩皮头子的情况,的确叫人生气。他们不能改正,确实对树立好的学风很有影响。但怎么能纠正他们的行为呢?我认为不宜用开除这个极端的方式。我们教的预科班学生都是十四五岁的孩子。这个年龄的男孩,尤其是市区来的孩子最玩皮,但远未成熟,还不知怎样待人处事,也不知怎样尊重老师。他们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青少年阶段。对待不同的学生,我们应当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尽量挽救他们。倘若给予开除处分,固然很痛快,也产生大振动。可是,这两个孩子今后怎么办?拿出他们的档案一看,将来,哪个学校、哪个单位会接受他们?人家会说,他们从小就被学校开除了,这种人千万不能要。他们这一辈子不就完了吗?”

    李松华马上反讽过去:“胡老师的班是先进班。胡老师高明,办法多,什么捣蛋的到胡老师手下一定会变成优秀生。我意见,将这两个调到胡老师班上去。”

    “话不能这样讲。”胡菊妍略带傲气地站了起来说“我没有什么高明,也没有多少办法,我也不可能教育好每个调皮生。但我要善待每个孩子,即使是个难教的孩子。”

    一些老师交头接耳,说:“胡老师的话不错。还是将他们放到胡老师班去吧。”

    尹科长点点头说:“刚才有人提了很好的建议。若胡老师接收了他们,并把他们教育成才,不仅有利于校风,也有利于这两个孩子的成长和前途。胡老师,怎样?”

    胡菊妍毅然回答:“好的!但是要请李松华老师大力帮助。”

    李松华脸红脖子粗,连声说:“不,不,不!”

    这样,万新涤和白志隆就进入了六五一班。这个先进班的氛围同六五二班大相迥异,尊师爱生蔚然成风。上课期间,胡菊妍有暇就悄无声息地站到教室门外朝里观望。若教室里有几个正在做小动作的孩子,一瞥见胡老师的身影就立即正襟端坐。万新涤和白志隆本想继续剥野毛栗子,但一看其他同学的神情也不免一惊,将毛栗子赶紧放进课桌内,但都逃不过胡菊妍的慧眼。

    在胡菊妍的宿舍内,她正在同万新涤和白志隆讲解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典故,用引人入胜、兴趣盎然的古今中外的事例谆谆告诫,直到很晚才罢。

    此外,她频于家访,将孩子的优缺点、进步和不足悉数同家长们促膝谈心。

    每当孩子有了明显好转,在他们周末回家时,胡菊妍均让他们带上致家长的便函。当时,物资匮乏,什么都凭票供应。但家长见到便函,笑逐颜开,即使捉襟见肘,也要准备好吃的招待孩子。倘未见便函,家长就要责问。为了让父母高兴,得到惠顾,这两个孩子在学校就不敢旧病复发,希望胡老师让他们带上表扬的字条回家。

    一来。二去,胡菊妍同这两家成了感情至诚的好友。遇到传统节日,孩子的母亲就叮嘱说:“明天是端午节,你一定要胡老师来我家过节。你要是请不来,说明你表现还不够好。”

    胡菊妍往往应邀前往,不但加深了情谊,而且对促进孩子大有稗益。

    江西农业机械制造学校下马后,万新涤和白志隆随着胡菊妍转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附属中学继续学习。他们毕业后,进了专科学校。后来,万新涤成了中国银行的优秀职员,白志隆成了表现不俗的实业家。

    当他们在访问老师时,不无感慨地说:“若没有老师的关爱和教育就没有我们的后来。任何时侯,我们永志不忘恩师!”

    因而,这动人的师生情谊演绎至今,仍在不断增添新的篇章。

    201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