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英雄还是流氓

DENGLIN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DENGLIN文集最新章节!

    武松出场之时,便是十足的无赖形象。

    在柴进庄上,宋江醉眼朦胧,不小心踩翻了武松的火盆。武松受了惊吓,但没有实质性伤害。武松一把抓住宋江,就要老拳相向。为宋江提灯笼的庄客赶忙解释,武松不依不饶。幸好柴进及时赶到。柴进说,你道他是谁?他便是你想去投奔的及时雨宋公明。原来是革命战友兼老大,武松立马云开雾散,双膝一软,自然而然就跪了下去。

    武松为何在柴进庄上?原来他和宋江是一丘之貉。不过武松是因为喝高了,和他人斗殴,误以为打死了人,所以逃出来避难。如果要把武松描绘为英雄,也可以说他不畏权势云云。

    和宋江相比,武松是个蠢货。宋江杀人,是因为明白不杀的后果更严重,所以就杀了;武松纯粹是意气用事,稀里糊涂就把人打死了。虽然后来知道没死,但是从他在景阳冈上的表现来看,实在是运气太好。

    武松到了柴进庄上,依然不时发酒疯,打这个骂那个。庄上没有一个人喜欢他,也不受革命战友柴进待见。好不容易熬到宋江来了,苦日子才出头。乡下人说,打狗还要看主人。或许在柴进看来,武松就和宋江的一条狗差不多。

    武松知道了和他斗殴的那人没死,就打点回清河县老家去。到了离景阳冈不远的一个酒店,武松进去吃酒。店主卖了他三碗酒,就不卖了。武松奇怪,店主解释,他不信,死活还要吃。店主无奈,又卖了他三碗,再不肯卖了。武松又耍起了酒疯,威胁要把店子砸了,店主只得依他。

    武松吃够了酒,出门就走。武松还是有优点的,吃了喝了,该给的银子一点不少。店主好心赶出来告诉他,景阳冈上有老虎,现在过冈很危险,还叫他回去看官府公告。武松不但不感谢,反而出言不逊,说店主是用老虎吓唬他留下,半夜三更好谋财害命。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他要去送死,别人也没有办法。

    武松到了冈下,果然看到阳谷县政府的公告,才知道真的有虎,又不好意思回去,不得已硬着头皮往前走。太阳落山了,武松也上了冈,山风一吹,酒力发作,踉踉跄跄,正好找到一块大青石打算睡一觉,老虎就出来了。

    武松打虎很无奈。老虎要吃他,他不想被老虎吃,双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此而已。短兵相接之后,武松胜利了。

    如果我们说武松打死了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是犯罪行为,那是吹毛求疵,但是打死一只老虎,除了证明他四肢发达之外,似乎和英雄之类扯不上关系。

    武松还是成了英雄。弱肉强食的时代,谁的暴力更强大,谁就是英雄。

    众人簇拥武松来到阳谷县政府。县长赏酒之后,又拿出乡绅集资的一千贯赏赐武松。武松很知趣,不但把打虎归功于县长领导有方,而且慷慨表示要把赏钱转给众猎户。武松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优异表现感动了县长,县长马上任命他为阳谷县步兵都头。

    武松本来是回清河县老家找哥哥,现在做了都头,就不想走了。

    按照我的想法,武松忙完了就应该请假回家,他却有闲心出来闲玩。

    正好武大郎也在阳谷县。武松在老家惹事生非,武大郎也受连累。武松跑了,没人为他撑腰,他混不下去了,就搬到了隔壁的阳谷县。武大郎不久就候到了武松,否则武松真要落个无情无义的罪名。武松在阳谷县闹翻了天,武大郎不可能不知道。他肯定想早点见到武松,但是沾不上边。等到武松有闲了,兄弟才得相见。

    武大郎的谋生能力,武松绝对是清楚的。那一千贯赏钱,他也不给哥哥留点。

    潘金莲和西门庆谋杀了武大郎。武松出差回来,收集了证据,就去找县长告状。县长和西门大官人有利害关系,拒绝受理。按照朝廷法度,武松应该向上一级政府申诉。但是武松不相信上级比下级英明,就自己动手,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报仇雪恨。

    公法不行,私法猖獗,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武松的悲剧。

    这回武松没有逃跑,而是投案自首。官府判决武松充军孟州。

    孟州监狱管教队长的公子施恩知道武松要来,早就做好了迎接准备。开初武松不知情,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武松这人,自恃有几分本事,吃软不吃硬。施恩洞悉武松的软肋,对症下药,好酒好肉招待,好言好语伺候,武松很快就心甘情愿为他卖命。

    仗着老爹在监狱的位置,施恩是当地黑社会老大,日子过得逍遥快活。打手就是老爹手里不要命的犯人,估计也不用发工资。谁知道新来的副监狱长张团练带了一个人来,叫做蒋门神,抢了施恩的地皮快活林,还把他暴打一顿。这种事情,双方又不能摆明了火并。施恩气不过,知道武松要来,就把武松当成了救星。

    武松知道了原委,当即答应替施恩出头,参与黑社会兼官场火并。

    武松醉打蒋门神,打得精彩,打得痛快,打得酣畅淋漓,但是没有半点锄强扶弱,伸张正义的成分,而是彻头彻尾的狗咬狗,争权夺利。武松是一个可耻的打手,不分是非,不辨黑白。

    蒋门神吃了亏,他的老大张团练不干了,和监狱长张都监设计收拾武松。于是武松从囚犯成为管教队长公子的结拜兄弟,又成了监狱长的亲随。武松是很愿意为张都监卖命的,见了张都监又是下跪又是谢恩。

    武松这种人,出身草民,有几分本事,是渴望出人头地的。生在太平时代,没有仗打,又不读书,几乎没有上升渠道。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有贵人提携。大约在武松眼里,张都监就是他的贵人。

    张都监似乎要栽培武松。不但叫他住到家里,还对他特别关照。众人看在眼里,有人就托武松到张都监那儿说话,张都监有求必应。武松自然不能白干,金银财帛来者不拒。享受到了权力的快感,越发对恩人感恩戴德。

    中秋节来临,张都监安排家宴,居然叫武松参加,还把养女玉兰许配给他。武松感激涕零,自觉粉身碎骨无以为报。

    武松正幸福得发晕,机会就来了,恩人家里居然来了贼。武松岂能袖手旁观,赶紧出来帮忙。正好见到未婚妻玉兰,惊慌失措的说,那贼跑到后花园去了。武松要献殷勤,急忙追过去。出乎意料的是,贼没有追到,自己倒成了贼。

    武松被带到张都监面前,大呼冤枉。张都监一改往日的和蔼可亲,大骂武松忘恩负义,狗改不了吃屎。武松申辩,张都监叫去他房里搜查,果然找到若干金银酒器,还有他平时收受的财物。武松目瞪口呆,无话可说。

    其实这一切都是圈套,张团练和张都监精心设计的圈套。武松毫无自知之明,还在做白日梦。

    武松的案子移交到知府处审判,其间张团练上下使钱取武松性命,施恩上下使钱保武松性命,知府最后判了充军恩州。张团练必欲置武松于死地,派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在路上刺杀武松。他们岂是武松的对手,不及出手就被武松打得落花流水,其中一个最后关头出卖了师傅,还是没有逃得性命。

    武松怒火中烧,忍无可忍,径直返回孟州,来杀张都监一伙。到了张都监府上,不问青红皂白,见人杀人。不但把仇人杀了,连玉兰也杀了,一共杀了一十五人。加上路上杀的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和两个押送公人,前后杀了一十九人。

    武松很自豪,割下仇人的衣襟蘸着仇人的鲜血,在白墙上写了八个大字: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在天朝的历史上,杀人是可以成为英雄的。杀的人越多,成为英雄的可能性越大。

    杀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英雄呢?答曰:敌人。

    在自己人的眼里是英雄,在敌人的眼里就是刽子手。

    据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也就是兄弟。

    不是亲兄弟,也是堂兄弟;不是堂兄弟,也是表兄弟。

    既然是兄弟,为什么成为不共戴天的敌人?为什么相互残杀?为什么相互残杀之后还要以英雄自居?

    武松再也没有回头之路,就到二龙山当强盗。

    到目前为止,武松的工作主要是打和杀。

    在清河县打机密,在柴进庄上打庄客,在景阳冈打虎,在阳谷县杀潘金莲杀西门庆,在十字坡打孙二娘,在孟州道打蒋门神、杀张都监杀张团练。投奔二龙山的路上,杀道童杀道人,打孔亮。

    人要打,动物也要打;男人要打,女人也要打;阶级敌人要打,革命战友也要打。

    人要杀,动物也要杀;男人要杀,女人也要杀;阶级敌人要杀,革命战友只打没杀。

    除了打和杀,武松还干过一件大事,为阳谷县县长送一担民脂民膏到京城。武松的运气比杨志好,没有碰到革命战友晁盖那一伙人,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二龙山,武松和杨志并肩战斗。他的工作没有详细记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除了打和杀之外,又增加了一项:抢。

    二龙山被梁山兼并,梁山新任寨主宋江打出了“替天行道”的旗号。武松历经曲折,九死一生,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并成为革命队伍的重要一员。

    在梁山,武松的工作仍然是打、杀、抢。

    在武松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得到了宋江的亲切关怀和无私帮助。所以宋江要投降朝廷,武松虽然嘴巴上反对,行动上还是和宋江保持高度一致。

    在宋江的英明领导下,武松在镇压另一支革命队伍的行动中立了大功,自己也贡献了一只胳膊。

    方腊灭亡后,朝廷论功行赏。武松自觉已是废人,就做和尚去了。他少了一只胳膊,本事已不复存在。朝廷没有忘记武松,给他拨了一大笔养老金。武松做了富和尚,衣食无忧,某年某月某日,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