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来历

DENGLIN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DENGLIN文集最新章节!

    身份证、户口簿、个人档案都有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民族。绝大多数人,都会填上“汉族”二字。出身于什么民族有这么重要吗?

    教科书上说,中华民族由56个民族组成,不知道是按照什么标准划分的。作为一个民族,总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吧。如果说的是汉语,写的是汉字,还是叫做汉族算了。汉族是名副其实的,通用的语言是汉语,通用的文字是汉字就是最好的证据。但是,为什么我们要叫“汉族”而不是其他呢?

    这个问题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末期,当时诸侯争霸,是没有“汉族”这个概念的。诸侯混战到晚期,秦国和楚国的实力最强大,都有可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秦国的统治最稳定,最后嬴政打败所有的竞争者,统一了天下。嬴政自觉他的丰功伟绩前无古人,比神话故事中的三皇五帝还要了不起,所以把“皇”和“帝”合二为一,自称为皇帝。因为是天朝的第一个皇帝,就叫做始皇帝。后人为方便起见,都叫他秦始皇。嬴政自称始皇帝还有一个原因,他想的是江山要传之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秦始皇做了很多努力。首先是把天下的兵器全部收缴到咸阳,熔化后浇铸了十二个“金人”又在北部边疆修筑长城,阻挡匈奴人的骑兵。内忧外患都解除了,似乎可以高枕无忧了。皇位虽然可以传给儿孙,但是那是万不得已的事。如果自己能够千秋万代坐在那个宝座上,自然是第一选择。所以一旦做了皇帝,都要千方百计寻找长生不老的秘方。一方面迫不及待地为自己掘墓,一方面又盼望奇迹出现。

    秦始皇不但没有长生,而且五十岁就死了。他的死可能就和追求长生有关。对于秦始皇来说,这是个意外。因为这个意外,改变了天朝的历史。秦始皇死在路上,太子扶苏还在边疆协助蒙恬守长城。秦始皇没有安排好接班人的事,让赵高和胡亥钻了空子。胡亥靠阴谋诡计取代扶苏做了二世皇帝。

    秦二世是个糊涂虫,昏庸无能,荒淫暴虐,加上赵高弄权,几年时间就天下大乱。秦始皇当初收缴了天下的兵器,本以为老百姓赤手空拳,想造反也无可奈何。不料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杆为旗,赢氏十余代人几百年的努力一旦化为乌有。

    在反抗暴秦的战争中,项羽消灭了秦军的精锐;刘邦运气好,第一个进入关中。其时子婴杀了胡亥和赵高,取消了皇帝的称号,改称秦王。刘邦入关,子婴请降。刘邦约法三章,俨然以秦王自居。按照开初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但是刘邦的实力有限,不足以对抗项羽,坐不稳这个位置。项羽鼠目寸光,想的是衣锦还乡。他放了一把火,把阿房宫烧成一片废墟。又自立为“西楚霸王”回老家光宗耀祖去了。“霸王”虽然不是皇帝,但是也相去不远,是王中之王。为了排挤刘邦,项羽封刘邦为“汉王”把他发配到今天的汉中一带。项羽又把秦国的地皮分为三块,封章邯等三人为王,后称“三秦王”以钳制刘邦。那时汉中还是蛮荒之地,路都没有。刘邦带着他的人马,就是通过栈道进去的。为了麻痹项羽,刘邦一边走一边就把后面的栈道烧了。当时六国几乎都恢复了国号,可见今天如雷贯耳的“汉王”当初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至于为什么叫做“汉王”估计与汉中汉水有关。汉族的“汉”大概就是从此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刘邦心有不甘,积蓄力量,养好精神,很快开始争夺势力范围。他轻而易举就打败了“三秦王”夺得关中,获得了和项羽一争高低的本钱。经过四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汉之争,项羽在乌江自刎。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定陶正式称帝。因为他是汉王,所以他建立的帝国就叫做汉朝,史称“西汉”天朝的光辉历史上,皇帝再次隆重登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2000多年后才谢幕。

    乱世之后,人心思定。西汉皇朝运转了200余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改汉为新,西汉灭亡。新朝是个短命皇朝,仅仅维持了14年。新朝末年,天下再次大乱。公元25年,刘秀在洛阳称帝。他是西汉皇族后裔,所以国号仍然叫“汉”史称“东汉”和西汉呼应。经过12年东征西讨,刘秀再次平定天下。由于新朝的统治时间太短,在历史上有意无意中被忽略。后人往往只知有“汉”不知有“新”东汉皇朝在公元220年灭亡,还差点才200年时间。最后的30年,就是著名的三国时期,朝廷已经名存实亡,但是皇帝还在,刘家的天下还在。按照当时的说法,因为是汉朝,所以叫做汉家的天下。

    西汉和东汉加在一起,前后持续了400年。按照20年一代人计算,总共经历了20代人。到了东汉末期,达官贵人也好,市井小民也好,都认为自己的祖宗的祖宗就是汉朝的人,自己理所当然也是汉人。至于为什么是汉人,而不是秦人或楚人,可能根本就不去思考了。汉人的“集合”就叫做“汉族”我们为什么叫汉族,答案大概就在这里。

    天朝的第一个皇朝是秦朝,我们为什么不叫“秦族”呢?盖因秦朝的寿命太短。秦朝在天朝的历史上,其地位应该比汉朝更加重要。但是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秦朝灭亡,只有区区15年。秦朝灭亡的时候,六国的人还在。他们做了亡国奴,心中是不完全认同秦朝的。如果秦朝能够维持一百年,等到这些人都死光了,他们的子孙也就只知道自己是秦人了。那么,或许我们今天就是“秦族”而非“汉族”了。

    秦朝如此短命,很大程度上是由那次宫廷政变造成的。如果扶苏顺利接班,按照史书的记载,他很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秦朝就有可能长命百岁了。因此,我们叫“汉族”而非“秦族”也是这场宫廷政变的结果之一。宫廷政变从来都和阴谋诡计,骨肉相残联系在一起。看来我们叫做“汉族”实在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设想一下,如果当时项羽消灭了刘邦,而他又建立了“楚朝”那么我们今天叫做“楚族”也在情理之中。项羽在鸿门宴上动了恻隐之心,反过来死在刘邦的手下。他是被自己的善良害死的。一个民族的历史不能更改,但是在特定的时期其实有多种走向。至于最终走向何方,似乎不一定是历史的必然,而是由某些偶然的因素决定的。这些偶然因素中,个人的品德和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吊诡的是,都是改变了历史车轮的走向,赵高是因为“恶”而项羽是因为“善”

    一言兴邦,一言亡种,不亦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