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故乡

淡泊秋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淡泊秋阳文集最新章节!

    近几天一直在筹划着回乡的事,和在老家的大姐、二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今年的春节,是我们家族的大聚会。在无锡上班的三妹,在常熟搞建筑的三弟,在珠海教书的四弟,以及他们在上海、宁波、深圳等地工作的七八个子女,也都要回到我们的那位于鄂东平原的老家。虽然很快就要与这么多的亲人见面了,但我心里却沉甸甸的,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

    原因是,2004年,我的母亲病逝了。我们家族的春节大聚会,也是因这一事而来的。

    我们家乡有个风俗,哪家“老了人”春节前,这一家的所有亲人都得回去,给逝者上坟。大年初一,全村人都得先到这一家去拜年。此时这家孝子得披麻带孝,在门口迎候村人,并陪着村人在死者灵前烧香、化纸、磕头。我家兄妹七人,我是男孩中的老大,在这样重大的家族事务中,自然不能缺少我的身影;所以今年的春节,我是非回去不可的。

    然而,大家在一起祭奠母亲,共庆新春之后,不就是曲终人散么?今后我们家族还会有这样人丁齐全的大聚会么?恐怕是不太可能了。兄妹七人都已成家立业,天各一方,在自己居住地过着自己的日子;父母一去世,整个家族就失去了团结的核心,变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今后大家只能如亲戚般来往了。而且,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日渐老去,这一个松散的联盟也将如风中的云团,会愈吹愈散。想到此,我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悲凉和沉重。

    清楚地记得,去年6月7日,母亲出殡后的第二天,我返回黄石。那天中午,在二弟家吃完饭,我到村口去乘车,弟妹们跟在后面默默相送,再也没有过去的欢声笑语。车来了,弟弟将我行李拎上车,低声说:“哥,上车吧。”跨上车门,我不禁回头再一次向老家的方向望了望。过去每次回来,母亲都在这里喜孜孜地等我;我走之时,母亲总是不顾大家的劝阻,迈着战巍巍的小步,在这里将我送上车。“如今,送行的人群里已没有母亲的身影了;今后无论我是回来还是离开,也再也看不到她老人家了!”这么一想,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那天,大姐一直将我送到火车站。路上大姐问我:“你买房子的贷款还完了没有?”我说:“还有三万多元没还。不过我原先的老房子要卖;那套房子卖后贷款就能还清了。”大姐说:“我知道这些年来你也不好过。弟妹们读书成家,赡养妈妈,你都花了不少钱。现在父母都不在了,今后家里没什么大事,你就莫回来,这样可以省些开支。”大姐贴心的话语令我感动不已,也引起我久久的思索。我不能不承认大姐的话是对的:今后家中没有侄儿侄女结婚等类“大事”我是没有必要回来的。父母都不在了,我再回来就不是回自己的家,而是到二弟家做客。常去做客,岂不要影响他们正常的农事和生活了吗?

    我似乎看到,故乡,在我的生命中渐行渐远。虽然我极不情愿,但这却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父母不在是一个原因,经历也是个原因。说起来,我在老家只生活了20年,但我在黄石,却整整生活了30年。将黄石称为我的“第二故乡”是恰如其分的,在这里,有我自己的小家,有我的单位、事业,还有我的众多的社会关系。虽然故乡是那样叫人难忘,进入“天命之年”后,午夜梦回,故乡在我脑海里的印象更清晰;但仔细辨认我却发现,镌刻在脑海中的故乡,是我20岁之前的故乡,不是今天的故乡。内退以后,我回故乡次数显著增多,我很想亲近自己的故乡,甚至想重新融入其中,但事实告诉我:已经没有这个可能了。因为在故乡,那些当年的人和事,早已随风逝去;我满怀欣喜地到当年那些疼爱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娘们家中去玩,面对的却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一双双吃惊的眼睛;我要作很多解释,他们才知道我是谁。在城市生活多年,我的穿着打扮,我的口音,自然也与家乡人不同。我在村里出现,常有许多青年人打听我的身份。在自己的家乡,我竟成了异乡人,真是叫人尴尬!记得美国有部科幻片叫回到从前,但在现实中,谁能回到从前呢?

    故乡这片风筝,在时间之风吹拂下正越飘越远;虽然我还把握着与她的情感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