嘈塘

淡泊秋阳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淡泊秋阳文集最新章节!

    嘈塘是我们老家鄂东平原上一种古老的捕鱼方法。少年时代的暑期里,我最爱参加的活动便是嘈塘了。

    想想那情景至今我仍激动不已:不大不小、不深不浅的一口塘里,孩子们肆无忌惮地闹腾着。一会儿打水仗,一会儿比赛划水。什么牛浴式、狗爬式,什么侧泳、仰泳、蛙泳凡会的招式都亮出来了。“扑通扑通”搅水声中,孩子们银片般的笑声,随着飞扬的水花四散溅射。渐渐地,塘水搅浑了,越来越浑浅水里的小鱼、深水里的大鱼都被戗昏了,依次浮了上来,一个个醉汉似的晃悠着水面上鱼的脑袋越来越多,有的地方竟至黑压压一片。于是,孩子们停止了戏水,拿起赶网、篼箕、竹篮等工具,大肆捕捞起来

    家乡塘堰河沟极多,可嘈的水域自然也多。每个夏天,我们总要嘈上十来处塘堰的。家长们平时是不准我们玩水的,偷偷划水总免不了一顿暴打。但如果是嘈塘,家长们则吼斥几句了事,因为嘈塘意味着当天生活的改善。嘈塘后的傍晚,炊烟飘起之时,村庄里便会荡漾起鲜辣的鱼香和主妇们脆甜的欢笑。

    当然嘈塘也不是次次都能成功。记得有一次,我们村里20几个孩子,齐聚去嘈弯塘。弯塘在远离村庄的一片树林边,过去从未有人嘈过,我们于是格外对它寄托了希望。但不知为什么,那天我们嘈了两个多小时水仍不浑。后来我们动用了“核武器”――赶着几条牛在塘中间趟来趟去。水仍未见浑浊多少,魚倒惊动了不少,我们时时感到一些大魚在身边冲来撞去,就是捉它不住。我们就奇怪了:怎么回事?伙伴中一个叫小毛的神秘兮兮地说:他望见一个汤罐大的黑乎乎的魚头,正想用赶网去捞,近前一看,那魚头上似乎有毛发飘动,极像人头,一隐不见了我们听得汗毛直竖。正在这时,岸边一个路过的老伯吼道:“这塘你们也敢嘈?不要命了?!”我们向岸上一看,妈也,那树林里不正是一座座坟包!于是尖叫着爬上岸,纷纷作鸟兽散。

    嘈塘中也有很多好笑的事。一次嘈塘时,我脚尖踩到一只脚鱼背上,可是却无法将它捉起来,因为此处水已淹到了我的鼻子,如果我弯腰去捉,人就会短暂浮起,脚鱼则会乘机逃走。一个外号“洋人”的小伙伴赶紧过来帮忙,他将我的头使劲往下按,我潜下去卡住脚鱼的后腿窝将它捉了起来。谁知出水时脚鱼一口就咬住了洋人的脖子,疼得他“呀呀”地大叫。脚鱼咬人是最狠的,传说只有打雷它才会松口。洋人歪着脖子跟着我慢慢上岸,小伙伴们纷纷围上来献计献策。有的说要用石头砸,有的说要用火烧,有的说要用刀割,可是这些办法都不管用。后来还是小毛的办法狠。他从荆棘上折下一根长刺,狠狠向脚鱼眼珠一刺,脚鱼终于松了口――洋人获得了解放。参加工作后我每次回老家,洋人总要向我展示他脖子上的伤疤,他展示一次我就丢给他一包烟。要算起来这烟钱怕是早已超过那脚鱼的价值了。

    还有一次嘈塘,一个叫梅的女孩也参加了行动。我发现有一条大乌鱼时时露出水面,就悄悄跟踪捕捉。当我将它逼迫到塘边猛地一捞时,它却冲到旁边梅的赶网里去了。梅提起赶网正在发愣,她的哥哥大笑着跑了过来。我什么也没说就走了。这事倒成了梅的一块心病;后来上中学时她老同我说这事。后来,再后来我想结果你们应该猜得出来。此刻梅正伏在我的肩头看我敲这篇稿子呢。

    唉,欢乐的童年!如果时光能倒流,真想再参加几次嘈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