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章天气很好

某某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生活在明朝最新章节!

    112章 天气很好

    有孙毓培帮衬着丁氏,苏瑾没来由的放下心来。大抵是因孙家是大家族,精干人手多,人脉广,这等事要替丁氏做到滴水不露、合情合理,叫盛府那些人不信也得信,还是能做到的。

    只是具体如何做,外人知道得越少越好。苏瑾便没往下深问,至于外祖家的情况,她只道外祖父家住阊门桥处,名字朱德佑。便如实相告。

    “阊门桥处朱家?”孙毓培拧了眉尖。

    苏瑾一愣“你知道?”

    孙毓培缓缓摇头“不知。”

    苏瑾笑了笑“也是。我听我爹爹说外祖家的两个舅舅虽外放做了小官,想来,是入不了你孙记的眼地。”

    孙毓培哼了一声,眼中再次闪过异样,思量片刻,起身“丁姨的事情你莫多操心,我自会代办,孙某这就告辞了。”

    苏瑾讶异“孙公子早先叫小青不是找我有事么?”

    孙毓培心头翻滚着“阊门桥朱家”几个字,哪里还顾及说别的,摇头“并无特别的事。嗯,是鞋子所留不多,你们快些补充货物。”

    说完竟匆匆的走了。

    苏瑾盯着打晃的门帘,摇摇头“莫明其妙”

    孙毓培出了苏家,上了马车,待离了梁家巷子,才向张茂全道“张叔,去信局。”

    张茂全一愣“少爷要往哪里去信儿?”

    孙毓培笑了“杭州。”

    张茂全点点头“可信局此时不晓得开没开张。”

    “这就去看看。”孙毓培仍旧笑着,张茂全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少爷怎的突然要写信去杭州?”

    孙毓培想了想,问道“张叔,你可记得有一回我们随伯父去杭州,为一位岑老爷子拜寿,大伯在席间被一个酸腐老头挤兑之事?”

    张茂全想了想,点头“确有此事。大老爷因此气得不轻呢。可那老头是岑老爷子的至交,不好与他多辨,宴没吃完,咱们便走了。”

    孙毓培身子半靠在车厢之上,笑道“是,正是那次。张叔可见此人姓甚么,家在何处?”

    张茂全认真回想了下,这是五六年前的事儿,他记忆有些模糊了,摇头,又奇怪问道“老奴年龄大了,记不得了。少爷怎的突然说起此事来?”

    孙毓培把玩着手指,显得心情甚好“你不记得,我倒记得。这老爷子姓朱,家住阊门桥外”

    “啊,对对对,少爷一提醒,老奴也想起来了。当时少爷也甚是生气,叫两个小厮守着在门外,等那老头出来,朝他扔鸡蛋”

    孙毓培脸色一紧,使劲儿咳了两声,打断他的话“咳,事情过去那么久,那老头子当不记得了吧?”

    张茂全不解地摇摇头,再次问“少爷为何突然说起此事来?”

    孙毓培叹了一声“此人怕正是苏小姐的外祖父”

    “啊?”张茂全惊呼一声,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孙毓培。

    孙毓培唇角扯出一抹苦笑,不过片刻即收回,又道“后来我恍惚听大伯说过,此人的先祖乃是徽州婺源朱氏一族”

    张茂全再次吃惊地张大眼睛“这么说这么说,苏小姐也算是名门之后?”

    孙毓培摇头“江南朱姓人家,多与婺源朱氏同宗,在世人眼中,朱圣人的光环早已不在。现今也不过是普通的读书人家。不过,听她所言,其两位舅父似在在朝为官”

    张茂全明白了。几百年过去,先祖的荣光已照不到后世子孙。当然,若子孙争气,这名门之后的称号,却还是能叫得起来地。

    想到此处,突然替孙毓培高兴起来“少爷,不管苏小姐舅父官职如何,总是容易了许多。”

    孙毓培斜了他一眼“什么容易许多?”

    张茂全呵呵笑道“少爷近日为何避着夫人,老奴是知道的。老奴定然在李家小姐到来之前,将杭州的事儿打探清楚。”

    孙毓培一闪过后的喜悦,此时心头突地又沉下来。对于她,他实在没把握

    孙毓培前脚走,张荀后脚过来支银子“小姐,几个村子里因过年积了不少货物未收回,今儿天气好,我带人去收了来。”

    是,今日是个好天气,阳光明媚,一丝风也无,空气中带着早春的气息,苏瑾想了想,一边进东厢房支取银子,一边道“今儿我也跟着你出去转转。”

    “好咧。”张荀应了一声,抱着银子匆匆往院外走“那我这就去赶车。”说着在院中瞄了一眼。似是在找什么。

    苏瑾笑道“小青也会去地。”

    张荀一张脸“轰”地红了。结结巴巴地道“小姐说什么。”慌慌张张跑了。

    苏瑾立在东厢门口,笑弯了腰。

    梁小青自铺子里进来,先是讶异“孙公子这般快便走了?”又奇怪的问“小姐笑什么?”

    苏瑾摇摇头,梁小青也满十五岁了,正是该说亲的年纪,这事回头与常氏私下先说说?恍惚听张荀说,其它就在城郊,家中虽是普通的庄户人家,家境不算甚好,但自家也不是大福之家,关键是张荀这人不错,配小青正适合。

    叫她进屋换衣裳。不多时张荀赶着马车过来,后面跟着两个小伙计,赶的却是太平车。

    苏瑾到铺子里和梁富贵打了招呼,带着梁小青上了马车。

    此时,那场冬雪已只剩下点点白雪,田里的麦苗经过雪水的滋润,返了青,绿油油的,让人心头舒畅。

    苏瑾将车帘撩起,趴在车窗上,大口大口的吸着雪气混着苗麦青草香的空气。望着空旷的田野发呆,想象着,若能自由自在的在其上奔跑,放放风筝,抑或在春花烂漫时,寻一处美景,只发呆晒晒太阳也是好地。

    苏家固定做鞋子的这几个村子,因结帐及时,工钱也算丰厚,愈来愈多的****在空闲的时候,开始做苏家的鞋子。

    这次因过年,有近一个月未来收货,这次一个村子竟能收四五百双。收完第二个村子,已到了午饭时,张荀熟门熟路带着这一行人到三村相交处的小饭馆,一脚踏进去,竟意外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苏瑾未及出声,梁小青已抢先叫道“陆公子”

    最里面一桌子,坐着三个书生,正对门的那人,闻声抬头,俊朗的脸上浮上笑意,起身行礼“苏小姐,小青姑娘。”

    苏瑾回礼“没想到在此处也能碰到陆公子。”

    陆仲晗尚未回话,桌上另一人起身道“苏小姐好。”

    苏瑾盯睛看去,也笑“原来赵陈二位公子也在。此时可不是踏青的季节”

    陈尚英呵呵笑道“书院有位要好的同窗,其母病重,我等结伴来探望。他家中忙乱,不好再叫他们整治午饭。”

    “原是这样”苏瑾了然点头。

    “即有幸在此相遇,大家又是相识,不若我们合坐一处可好?”赵君正眼睛斜了斜陆仲晗,笑着建议。

    苏瑾眼睛扫过几人脚面,笑道“也好,苏瑾是该做个东家,以谢各位。”

    “谢我们什么?”陈尚英一边移椅子一边道。

    苏瑾大方施礼坐下“谢各位早先出手相助,谢各位看顾我家的生意。”

    陈尚英低头扫过自己的鞋子,呵呵一笑“这倒是,我们书院的学子,大多都买苏家的鞋子。”

    赵君正招店主来,加了几样小菜。刚点到韭黄炒蛋,陆仲晗下意识出声阻止“赵兄,韭黄炒蛋不要也罢。”

    赵君正一愣“为何?”下一刻,斜了苏瑾一眼,便明白了。陆仲晗去修府志前,赵陈二人曾说过,来年一同回书院,没想到在家等到回书院之时,也没等到陆仲晗地身影,回到书院自是要问,陆仲晗便将苏家父女的事儿说了。

    他看向苏瑾,眼睛闪亮,明知故问“苏小姐不爱吃韭黄?”

    苏瑾有些尴尬,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下意往陆仲晗那边瞟一眼,两人目光对着正着,又一齐闪开。

    这情形招来几声别有深意的笑声。

    苏瑾被笑得脸有些发热,强作镇定大方笑道“我是不甚爱,不过这宴又不是给我自己吃地,只管点无妨。”

    “苏小姐说的是,陆某鲁莽了。赵兄但点无妨。”陆仲晗及时插话道。

    苏瑾从没遇到过如此尴尬的情形,一顿饭吃得无滋无味,浑身写满了“我很不自在”好容易吃完饭,她急急与这三人告辞,上了马车。

    梁小青趴在车窗之上,看那三人步行向相反方向走去。好一会儿,才回头,悄悄道“小姐,那陆公子喜欢你,对不对?”

    苏瑾趴在另一个窗口,看着窗外“细心倒是真的。”

    梁小青哼了哼“小姐就是嘴巴硬”

    苏瑾回头,看了眼梁小青,复又趴在车窗向外看。心头浮上一股久远而陌生的情绪,对于与她的实际年龄而言,这种感觉可算是奢侈了,但对于苏瑾儿来说,如花的年纪,不正是相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