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章心思

某某宝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生活在明朝最新章节!

    120章 心思

    这祁家小姐,她到是真有结交之心。可一时下又没时间,心思转了几转,找不到合适的人接待,只好和苏士贞商议,叫人去铺子里告知曹掌柜,等她来取货时,要客气热气隆重的接待。

    除了偶尔处理些生意上的事儿。这两天父女两人各司其职,一个陪着朱老爷子,而苏瑾则尽职尽责地陪着这些表哥表弟表妹们。

    只是有朱老爷子的话,三位表哥表弟,在苏家仍不敢懈怠功课,每日闲瑕的时间不多,而那两位表妹,虽是天真烂漫的年纪,自早到晚,女工琴棋一样不拉,在东厢房一呆便是一整日。若有一刻闲瑕,或多说两句调笑地话,便有教养嬷嬷进来规劝。

    苏瑾禀着你不坏我家的规矩,我也不干涉你家地事的想法,也不去拿新鲜有趣儿的事勾他们,她们做功课的时候,苏瑾仍旧在自家坊子和铺子里东转西看。

    将启程去棠邑的前一日,仆从们忙着各种香烛纸马备,到车马行租车,安排行程,而正房内苏士贞等人正在商议各项议程。苏瑾禁不住小表妹朱梅儿的软声请求,悄悄带着几人出了院子,去自家坊子里瞧瞧。

    朱老爷子听到门外仆的回禀,将桌子重重的拍了几拍,打断众人的议事“简直简直”

    “岳父息怒”苏士贞只得又上前赔礼“瑾儿她实是小婿没管教好,待自棠邑回来,便不叫她再去铺子里,针红女工都叫她重新拾起来”

    “哼”朱老爷子斜了他一眼,满脸的不信“连外祖父都敢顶撞,还有什么是她不敢做地?管教?你素日只管生意,哪里肯用心管教她半分?此次回杭州,叫她随我同去,到了那边,有兄弟姐妹帮衬,有舅母教养好好改改她这无法无天的性子”

    苏士贞早先是不想女儿抛头露面,可又看她真心喜爱,不忍阻拦,现如今父女两个生意做得也算顺风顺水,女儿已能独挡一面,叫他心头高兴,早把原先不许她操持营生的念头抛开。此时朱老爷子重提,他突地心生愧疚,是,是他这个父亲当地不合格。

    但,他实不放心叫女儿跟着岳父一家回杭州。她的性子愈来愈刚强,有他在身边,尚敢跟朱老爷子软辨硬顶,若他不在或者,她不愿去杭州,硬生生送去了,她心头不快,这女儿会不会将整个朱府搅得整日不得安宁?

    思量半晌,低声回道“岳父所言极是,这些都是小婿的疏忽。与舅母和兄弟姐妹们同住自是好地,只是岳父年事已高,两位兄嫂家事繁杂,而瑾儿又是个过惯了小门户日子地,若叫她去了,反倒给家中添上许多麻烦”

    “麻烦倒不怕,只怕妹夫不舍得”大舅母郭氏轻笑着插话。

    “慈父多败儿”朱老爷子冷哼“去不去不由她”

    顿了顿,话头一转“瑾儿的亲事可有眉目?”

    “这”苏士贞沉吟片刻。

    朱老爷子已怒了起来“年近十七尚无婚配也罢,你心中竟无半丝盘算,你是如何做父亲地?”

    苏士贞心里头暗暗苦笑。

    亲事这个问题有些难回答。若说早先定了亲,又被汪家退了亲。可那汪家的事已过去一年多,何必重提,再招惹大家不快。若说无眉目,倒也不尽然,这些日子以来,与女儿相识地几个,倒是各有各的好。

    只是因为女儿并未对哪个表现出异常来,他才装作不知。这是他不知觉的补偿心理:先前叫她受了委屈,如今她愈来愈有主意,终身大事,想让她自己挑个满意地。

    当然他心中也是有盘算的,本想将丁氏留下的铺子整治好,诸事安定,再详细问问她的意思

    “无婚配也好,回到杭州,我自会替她挑门好亲事。”沉默半晌,朱老爷子声音平静,淡淡地道。说完又一记冷哼“若叫你挑,能挑出什么好的来?”

    说到婚配二字,大舅母郭氏与二舅母王氏不自觉相互对视。

    来了这几日,虽没怎么出门,家中的仆妇们要准备各种祭拜事宜,整日四处走动,难免会听到些什么。

    叫她们最留心的则是那位宁波孙记的孙公子。同在江南,宁波孙家她们自是知道的,况且杭州城的孙记也是百年老号因那些小食的缘故,随口问了是哪里来的,苏瑾倒也未瞒她们。

    初时她们惊讶孙记如何会与这样的小商户有生意往来,听到仆从们的话,倒是有些明白了。

    按街坊四邻的说法,这外甥女与那孙公子相交甚密

    在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这二人便私下做了交流,外甥女若能嫁入孙家,一则门户相当,二来官商官商,日后两家总能相互借势

    郭氏思量到这里,身子微伸,下意想开口。但转念一想,以老爷子的性子,以及这几天来,老爷子对这外甥女的态度,他未必认可这门亲事。便又将身子缩回。

    哪知下一刻便听到沉默许久的朱老爷子,淡淡地道“瑾儿与贤宇年龄相当,以我看,亲上作亲便不错”

    郭氏心中暗惊,朱贤宇乃是她的次子,年方十七岁,已取得秀才功名,刻苦好学,谦和文雅,一家人对他期盼甚高,就连朱老爷子也不时夸赞两句,这郭氏急得变了脸色。

    同时变了脸色地还有苏士贞,倒不是不喜朱贤宇,而是因女儿的性子他可再清楚不过。朱老爷子若真不问她的意思,点了鸳鸯谱,家无宁日怕是指日可待了

    再看郭氏神色,也能猜到她心中所想,连忙起身“岳父抬爱,小婿替瑾儿拜谢。亲上作亲虽好,但瑾儿乃商户之女,怎配得上贤宇外甥”

    听到苏士贞拒绝,郭氏暗暗松口气。

    二舅母王氏更是通透,晓得这老爷子打上自家孙儿的主意。虽然她与郭氏的出发点不同,儿子娶不娶商家女,她倒不怎么在乎,但她可不想给自己请尊菩萨回家供着。

    这外甥女的性子,她消受不起。眼睛一转,笑道“媳妇儿倒是听说有一位孙公子”

    朱老爷子霍然抬头,目光锐利扫过苏士贞和王氏“什么孙公子?”

    “是生意往来”苏士贞硬着头皮道。

    “是商户?”朱老爷子不屑轻哼,斜了眼苏士贞“馨儿当年一意孤行,定要嫁你,结果如何?瑾儿的亲事,必由长辈做主”

    厅中陪坐三人顿时心神恍惚起来。

    在朱家,老太爷的话就是圣旨,凭你千般不愿,万般不甘

    一想到事件的关键人物,三人又一齐松了口气。

    “大夫人,诸项事宜已备妥当,请您过目。”门外响起仆妇的回禀声。

    朱家长媳掌家,郭氏闻言轻轻站起来,赔笑道“父亲,我去看看。”

    “嗯”朱老太爷淡淡摆手。

    “瑾儿姐姐,北方的景色也很美”朱梅儿趴在窗口望着道路两侧一望无际的麦浪,甜甜笑道。

    “是呀,确实很美”也很轻松

    祭拜完朱氏,苏瑾心头松快了许多,象是完成了一项重大使命。那个长眠于地下,又模糊在她记忆中的温柔又倔强的女子,终于见到了父亲,见到了家人,她心中当没遗憾了罢?

    天空高远,阳光穿透晨雾,照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为这绿到极致的麦田,镀上一层金光。麦子已抽了穗,空气中浮动着原野特有的香气,眼前偶尔闪过一两朵,顶着晨露的喇叭花,娇娇嫩嫩地在微风中摇曳

    “仙儿,回到家中我带你们去春游如何?”她突然转头,向二舅母家的次女,年仅十四岁的朱仙儿笑道。

    “好可是”与十岁的朱梅儿胆怯又中带着一丝调皮不同,十四岁的朱仙儿温婉柔顺,一副大家闺秀派头,轻轻柔柔迟疑回道。

    “放心,有我呢。”苏瑾知道她担心什么,祭拜完朱氏他们一家必不会久留,而她,对这份突然出现的亲情虽无期待,但,也不是无动于衷。何况,她的玩伴儿很少,虽然她不是很苛求这些,但,此时却浮出强烈的念头。

    一年了,按这个时空女子标准行事,也有些闷了。

    想到朱老爷子这些日子一直在耳边念叨着“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

    苏瑾打了个寒颤。有些同情的扫过朱家二姐妹,还有前面那马车之上,走亲也不得丢开书本的表兄表弟们。

    正午时分入城。

    身后突然传来铿锵锣鼓以及衙役开道声,马车靠了边,苏瑾好奇探出头来,自言自语道“发生了甚么事么?”

    城门口望着那疾驰而去马匹,纷纷议论“哎呀,今年咱们归宁府更不了得,合上两县,共点二十五名秀才”

    “听说只单清源书院便占十余名”

    秀才?苏瑾微怔,放下车帘。

    是啊,不知不觉已四月底了,今年的院试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