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皇帝又微服了

回旋小火锅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反派翻身手册最新章节!

    彼时林安英正从另一边的楼梯缓步拾级而上,目光触及齐湄五人时他脑中空了一瞬,旋即眼中漾开温和的笑意:“二位贤弟不必客气,直呼愚兄便可。”

    “从卿兄。”二齐兄弟从善如流地换了称呼。

    林安英微笑着应声,又望了眼二齐身后,“许久未见,何不上楼一叙?”

    “这……”齐握瑜扭头递给齐湄一个询问的眼神。

    越过哥哥们的肩膀,齐湄只看得到林安英清俊的面容。此刻的他目光和煦如十里春风,齐湄却不可抑制地想起那日林安英弯弓搭箭时的英姿。齐湄挪开视线,福身道:“哥哥,之前咱们家承了世兄救命的恩情,父亲原是要亲自过府拜谢世兄,被我的病一耽误,想来父亲还未去过定国公府。既是今日有幸遇见,理当请世兄同行。”

    齐湄一提醒,二齐兄弟与齐洛方记起林安英曾于贼人手下救出章氏三人一事,对林安英的态度自然更加热情。齐怀瑾尤甚,他望着林安英,眼中一片赤诚:“从卿兄,请!”

    阿殷站在众人身后,眸光倏地一黯。

    六人进到雅间,齐湄牵住齐洛的袖角不动声色地快走几步准备占下靠窗的位置,不料,半路跳出一只“拦路虎”,生生地坏了齐湄的打算。

    “齐姑娘请这边坐。”林安英拉开一张椅子,从容笑道。

    屋里有两个齐姑娘,齐湄齐洛闻言一同看向林安英,发现后者的目光竟是牢牢地锁在齐湄身上。齐湄颇为尴尬,又不好意思推脱,一时僵在原地不动,倒是齐洛先反应过来,反握住齐湄的手大大方方地走向林安英备给齐湄的位置,扶着齐湄的肩膀把人按到椅子上。

    林安英见状勾唇一笑,随后若无其事地绕着桌子信步而行,最终在齐湄对面坐下。

    天香楼有一种出了名的茶叶唤作浅碧,惟二楼雅间之客方可享用。林安英提起那壶泡好的浅碧,六只玲珑的紫砂杯各倒八分满的茶水分给众人。当林安英捏着茶杯递给齐湄时,他似是漫不经心地开口道:“齐姑娘大病初愈,应当多多注意才是啊。”

    齐湄觉得脸热,垂眸接过紫砂杯时竟无意触到林安英的指尖,齐湄惊了一惊,捧着茶杯飞快地收回手,低头再不言语。

    “从卿兄与沈公子,前者危难时搭救家母舍妹,后者险境中挽人性命,话不多说,我齐怀瑾在此谢过!”齐怀瑾掷地有声地说道。

    林安英看了眼身边那名清秀的少年,低笑道:“贤弟这话,有些见外了。”

    阿殷亦是回视林安英一眼,向齐怀瑾举杯致意。

    未进屋前,齐怀瑾先点了一壶陈年花雕。店小二敲敲门,面上挂着讨喜的笑:“公子,酒来了。”

    齐怀瑾只手拎过酒壶,寻了四只青花瓷盅一一斟满,齐握瑜起身将其中两杯酒放置在林安英与阿殷面前,而后端起酒盅朗声道:“第一杯,敬从卿兄及时相救;第二杯,谢沈公子悉心照料;第三杯,贺妹妹你逃脱生劫。”

    说罢,齐握瑜举起酒盅,一连喝干三杯陈年花雕。

    被点名的三人中,只一个林安英有些酒量,阿殷和齐湄从来都是滴酒不沾的。是以二人以茶代酒敬回齐握瑜时,林安英轻飘飘地瞥了一眼,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很快,六人分成两拨各自聊了起来。林安英学识渊博,出言常常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齐怀瑾齐握瑜钦佩不已,近乎崇拜地看着林安英;齐湄齐洛和阿殷说些琐事,不过阿殷无法言语,故而全是姐妹俩说,阿殷坐在一旁微笑倾听。

    气氛和谐的不得了。

    “从卿呐,我在楼下便听得你高谈阔论,竟不知你何时如此爱炫耀了?”低沉的男声自门口传来,屋内六人俱向声源处望去,月白华袍的男子倚门而立,手中一柄折扇轻轻扇动,举手抬足尽是浑然天成的贵气。

    见到来人,齐洛一愣,下意识地起身行礼:“陛……”

    “下”字未出,乾顺帝折扇一合,含笑打断了齐洛的话:“既是在外,便不必多礼了。”

    齐洛低声应是。

    霎时间,除却懵懂的阿殷,齐家的公子姑娘均是明白过来男子的身份。六人入座时并未细分座次,眼下皇帝来了,自是不可能让堂堂天子屈尊偏座,齐怀瑾忙起身让出上首之位,“陛……您请坐。”

    乾顺帝笑了一笑,撩袍坐下。

    “哪里是我炫耀,是你耳力好罢了,”林安英揶揄回去,转过头对其他人道:“我原与这位爷有约,如今他来了,你们千万别走才是。”

    一番话将乾顺帝暗喻为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乾顺帝凉凉地睨了好友一眼,没有说话。

    齐洛倒了杯浅碧递到乾顺帝手边,“公子喝茶。”

    “嗯,”乾顺帝三指覆上杯身,挨近唇边细细品着。

    竟是寂静无声。

    林安英环视一圈,见众人无人出声,语含三分无奈:“要不还是我和这位爷换个地方,省的扰了你们的兴致。”

    开玩笑,哪有叫天子去别处的道理,齐握瑜连忙阻止:“从卿兄严重了,只是得见天颜一时激动,不知该说些什么。”

    天颜!

    阿殷惊了一惊。

    抱着菜单正欲敲门的店小二惊了一惊。

    犹豫了半晌,店小二毅然决定敲门进屋。

    “世子爷,这这这,这是菜单……”店小二抖抖索索地奉上红纸制的菜单,垂首站在林安英身后不敢乱看。

    林安英是天香楼的常客,对天香楼的特色菜品最是熟悉不过,他没翻菜单,流利的报出一长串的菜名,在齐湄听来,就跟相声的贯口似的。

    店小二默默记下所有菜名,随后头也不回地离开雅间。

    又是寂静无声。

    乾顺帝清咳一声,沉声道:“端敏县主乃是我的表姑,你们算是我的表亲,想说什么便说吧,无伤大雅即可。”

    闻言齐湄抬眸看了一眼乾顺帝。

    我不是不想说,只是没有共同话题,难道你要我和你聊聊齐洛?

    齐湄腹诽道。

    齐怀瑾齐握瑜亦是同样的想法,他们尚是学子,和天子没什么交集,自然不知说什么合适。

    阿殷更不用说,天生不能说话,和谁都聊不起来。

    于是,气氛彻底冷了。

    于是,一顿打算好的谢恩宴变成了陪龙会。

    乾顺帝目光逡巡着,视线最终落到齐怀瑾和齐握瑜的身上,“明礼、知节,念完书你们有何打算?”

    明礼知节乃二齐兄弟的字,齐怀瑾听得乾顺帝此问,一双眼瞬间亮了:“自然是以科举入仕!”

    “哦?”乾顺帝颇有兴趣的接着问道:“为什么不走九品中正,这条路比科举可是简单得多。”

    科举制度,直至乾顺帝的祖父景元帝开始实施,发展至今,根基不稳,程序又繁复,相比之下,九品中正制显然更得士族支持。

    齐握瑜沉吟道:“九品中正固然是条捷径,但众所周知,百年演变,此制之下选出的官员多是受了家族荫庇,难显出真正的才能。”

    言下之意便是这二人嫌弃九品中正体制落后,想靠自己的本事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乾顺帝赞同地点了点头,“此言甚是。”

    他早就想废除九品中正制,迫于士族势力过于复杂,不得已才徐徐图之,齐家的两个小子能有此志向,真不愧是齐相的儿子。

    “如此,我便考考你们,”乾顺帝抛出一个问题,“黄河水患,国库拨出粮饷赈灾,淮南刺史贪墨赈灾粮饷,其背后乃京中高官,依你们看,我该如何处置那刺史?”

    齐怀瑾想都不想,嚷道:“怎能只处置刺史一人,应该将那高官一同下狱,以绝后患。”

    心思缜密的齐握瑜反驳道:“既是京中高官,其势定强,贸然将其下狱,恐引祸乱呐。依我看,先斩了刺史,敲山震虎,高官嘛,背地里收集罪证,掏空他的势力,最后给予致命一击方是上策。”

    林安英看向乾顺帝,后者正凝视着齐握瑜,眸中尽是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