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山西游——晋祠及晋祠宾馆

串串珠 / 著投票加入书签

乐文小说网 www.lewen.so,最快更新串串珠文集最新章节!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记得第一次到山西是两年前的“五一”自驾车去河北苍岩山和赵州桥的时候,顺便往前开了五十多公里,就到达了位于山西省的娘子关。第二次则是于同年的8月中,去黄河壶口瀑布。那次本来计划同游晋祠,但因车子出了小毛病,耽误了两个小时,所以没去成。途中路过平遥和乔家大院也更是没时间去。从那时候起,就总想将来找个时间一定要再来山西一次。终于,今年国庆节长假让我实现了这个愿望。

    早上十点多从北京出发,上东四环,直奔京石高速公路,行驶五百三十多公里,于下午五点到达距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的晋祠。因为距关门时间只有一个小时了,所以决定先住下,次日早再去游览。转了附近几家酒店,条件和价格都不太理想。老公提议去太原市里住宿。可我考虑天色将晚,这一来一回,耽误时间不说,还浪费汽油。老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根筋,认准的事情怎么说也很难说服。他可以开着车满世界去找一份一块钱的报纸,全然不考虑别的。正在争执中,忽然瞥见“晋祠宾馆”四个大字,按照路标,左转右拐,在绿树掩映、花园般的院子里,进了几座小楼,看了几个房间。三十分钟后,我们已经歪在床上看上了电视。

    第二天早上跟服务台小姐闲聊才知道,这“晋祠宾馆”是山西省唯一的国宾馆,有着“山西钓鱼台”之美誉。我当时听了就跟老公调侃说,一会我得出去转转,没准一不留神,还可能踩着某位国家元首或是某位中央领导人的脚印呢。怪不得昨晚进来时发现都是武警站岗呢。小姐一句话忽然提醒了老公。他记起,1977年夏天,国家教育部在晋祠宾馆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那次会上虽然并未敢触动文革中没有任何文化考试的招生制度。不过正是从那以后,才恢复停止了1 1 年的高考,使我们这样既无权又无背景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进入高等院校,成为恢复高考后的受益者。

    按照小姐的指示,我们先开车在这占地39万平方米的宾馆内转了一圈。院内果真是山清水秀,林茂花香,环境优美,七栋小楼错落分布,掩映其中。我们把车停在宾馆的后门内,然后出门,步行五分钟,就来到了晋祠大门外。买得门票(票价40元,够贵的!),进到门里,老公关于高考的的话匣子还是没关上。他告诉我,后来(1977年8月4日)在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刚刚复出的邓小平开口白就是“我自告奋勇抓科学教育,来听听大家意见。”也就是在那次会议上,废除了文革中以权力和出身为核心的“群众推荐,领导批准”的招生模式,招生原则改为“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招生面扩大到1 1 年以来的中学毕业生和各行各业的青年,并直接从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20%—30%的学生。我跟老公说,你真应该感谢邓小平,要不是他老人家,依你的出身和背景,即使你再聪明,也不可能进入全国有名的高等学府。他说,当时我觉得挺聪明,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变傻了,找了你这么一个傻老婆。我听了,立马给了他一拳说,怎么,后悔了?那我们赶快离婚,我后面可有一个班的人等着我呢。

    嘻嘻哈哈间,我们已经穿过了水镜台和会仙桥,在金人台前留影摄像后就来到了献殿。献殿外观酷似凉亭,原为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过了献殿就是鱼沼飞梁。据导游介绍,该桥是北宋年间建造,整个桥面和栏杆都是木制结构,是世界桥梁史上最古老的桥梁之一。其平面呈十字型,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桥的东西向连接圣母殿与献殿,桥的南北两侧没有台阶,可以说,该桥是今日立交桥的雏形。导游甚至夸张地说,没有了它,就没有今日的立交桥。 再往前走,就到了圣母殿。其实要说“殿”的话,我倒觉得各地方的殿都是大同小异,不过这圣母殿不同于他处的是,殿前八个廊柱上,每个廊柱上,都有自上而下盘着的木雕盘龙,传说为宋代遗物。整座大殿看起来油漆斑驳,垂垂老矣,给人一种古旧与沧桑的感觉。

    在大殿内陈列的就是“晋祠三绝”之一的“侍女像”也许是出于保护的目的,游人只能透过被围的栏杆向里观望。据介绍,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端坐在木制神龛内,风冠蟒袍,神态端庄。而两边的侍女手中则各有所奉。因为离着太远,光线又暗,根本看不清楚,于是我利用手中摄象机放大的功能,对着侍女,拉近,放大,不料,一声大喝“那位女士,不要摄像!”当时吓得我手一哆嗦,那侍女丰满的身体、俊俏的脸庞、有神的双眼、自然的姿势,瞬间从眼前消失。尽管我解释我根本无意摄像,只是想看得更清楚些,最后还是遭到了拒绝。无奈,一阵惊吓后,这群侍女像——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中国古代社会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留给我脑海里的就是模糊的嘴眼和朦胧的身段了。

    往北走没几步,就是“晋祠三绝”之二的“周柏”此树为西周所植,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树高18米,向南倾斜45度角,形似卧龙,所以又称“卧龙柏”其主干直径1。8米,树围5。6米。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有“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的诗句。记得好象是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参观北京天坛公园时说,他们也可以造出像天坛这样的公园,却种不出像天坛公园里的那些千年古树。确实,中国这个有着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国家,有些本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可我们却可以从这些古迹中感受到那种窥破时光的震惊。而那些见证千年历史的大殿、古柏,却时刻在提醒着我们时光的飞逝。

    走走逛逛近俩小时,最后,又来到了“晋祠三绝”之三的“难老泉”难老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不知始于何时。山海经就有“悬瓮之中,晋水出焉”的记载。其源头特有的长生萍,浓翠如玉。唐代大诗人李白曾赞叹道:“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凑至跟前向下探望,果真泉水清澈,不过却没看出其流动的样子,泉水水面平静如镜,反映着上面的亭顶,隐约可见亭上面的“晋阳第一泉”和“难老”几个字。在水面上,可见人们投掷其中的硬币、纸钞,偶尔有人投下一枚硬币时,才看见水面泛起的一圈圈的涟漪。

    正待我们要去寻找唐太宗李世民的晋祠之铭并序的碑文时,老公的手机响了,原来是提前我们一天出发的老公的朋友。告知他们正在赴绵山途中,预计下午晚些时候游平遥,希望晚上能在平遥碰头,然后一起于次日赶赴大寨参观。鉴于时间紧迫,于是我们放弃寻找,立刻离开了晋祠,向乔家大院驶去

    2002年10月20日